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35章 炮制减毒初尝试

第135章 炮制减毒初尝试(2 / 2)

“腹中暖暖的,没有丝毫不适。”轩辕惊讶道,“这真的是昨日那剧毒的附子?”

“正是。”岐伯点头,“经过沙土烘烤、盐水浸泡、日光晾晒,三步炮制,附子的毒性已去其七八,剩下的药力便能专心温阳散寒。但即便如此,用量仍需谨慎,成人每次不可超过半个指甲盖大小,孩童更要减半。”

说着,他取来陶罐,将炮制好的附子切成薄片,又从药架上取下几块干姜、甘草,放在石臼中捣烂。“这三味配伍,便是治风寒入骨的良方。附子温阳,干姜散寒,甘草调和,三者相加,既能驱邪,又不伤正气。”

轩辕看着石臼中混合的药末,忽然明白过来:“师父,这炮制之法,不仅是减毒,更是让药性更专一?”

“不错。”岐伯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生附子的毒性如散兵游勇,四处作乱;炮制后,毒性收敛,药力便如精锐之师,直抵病所。医道的精妙,正在于这般‘化害为利’的智慧。”

傍晚时分,庐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邻村一位老者被家人抬来求医。老者蜷缩在草席上,四肢冰冷如铁,嘴唇发紫,无论盖多少兽皮都喊冷,说话时牙齿打颤,不成句读。

“这是寒邪入体,阳气衰竭之症。”岐伯诊视后,对轩辕道,“正好用今日炮制的附子试试。”

轩辕连忙取来药罐,按岐伯的吩咐,将附子片、干姜、甘草放入罐中,加清水煮沸,小火慢熬。药汤渐渐变成深褐色,散发出浓郁的药香,那股醇厚的辛辣味混着甘草的甘甜,闻着便让人觉得温暖。

待药汤晾至温热,轩辕用陶勺小心地喂给老者。起初老者牙关紧闭,家人好不容易才撬开他的嘴,灌下两勺。约莫一炷香后,奇迹发生了——老者原本发紫的嘴唇竟透出一丝红润,手指微微动弹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不再是之前的颤抖声。

“再加半勺。”岐伯示意。

又灌下半勺药汤后,老者忽然长长地舒了口气,喃喃道:“暖……暖和……”

周围的家人都松了口气,纷纷向岐伯作揖道谢。轩辕站在一旁,看着老者渐渐舒展的眉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可是昨日还能夺人性命的毒草,经自己亲手炮制,竟成了救命的良药。

夜幕降临时,老者已能勉强坐起,虽然还虚弱,却不再喊冷。岐伯让家人带些药汤回去,嘱咐每日服用一次,不可过量。

送走患者,轩辕仍站在药架前,看着那罐炮制好的附子片。月光透过庐顶的缝隙照进来,在药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毒”与“药”的转变。

“记住今日的事。”岐伯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医之人,不可因药有毒而畏缩,也不可因能炮制而大意。毒性与药力,本就是一体两面,全在医者的分寸之间。”

轩辕重重地点头,拿起一块附子片,在月光下仔细端详。他忽然明白,炮制不仅是处理药材的手艺,更是对医道的领悟——既要敢于用猛药,又要懂得守规矩,方能在险中求胜,救死扶伤。

那么,这炮制后的附子还能治疗哪些病症?轩辕在后续的行医中,又会遇到何种需要“以毒攻毒”的病例?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