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乾隆的声音如金石相击,\"即刻拟旨:加阿桂为定西将军,总领金川军务。调健锐营精兵两千、火器营神机炮二十门精兵一千、黑龙江索伦兵一千、吉林乌拉兵一千,即日开拔入川!\"
军机大臣们闻言俱是一震。福隆安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落在金砖上,碧绿的茶汤溅湿了孔雀补服的下摆。这位军机大臣顾不得擦拭,急声道:\"皇上,火器营乃拱卫京畿重器,若尽数调往...\"
\"福隆安!\"乾隆厉声打断,目光如电扫过殿内众臣,\"尔等可还记得莫罗方才所言?金川碉楼非火器不能破!\"他突然指向垂首而立的莫罗,\"即日起,擢莫罗为火器营副参领,赐四品顶戴,全权统领入川火器营!\"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刘统勋执笔的手悬在半空,一滴朱墨\"啪\"地落在宣纸上,晕开如血。刑部尚书德保忍不住低呼:\"这...火器营副参领向来由满洲勋贵担任...\"
\"嗯?\"乾隆一个眼风扫过去,德保立刻噤若寒蝉。
莫罗跪伏在地,额头紧贴金砖,却能清晰地听见自己如雷的心跳。四品武职!这意味着他从此跨入了大清中级将领的行列,更不必说火器营这等要害部门...
\"莫罗。\"乾隆的声音忽然转柔,\"抬头听旨。\"
莫罗直起身子,正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那目光中有期许,有试探,更有一丝他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朕知你通晓火器番务,更难得的是有胆有识。\"乾隆从案头拿起一柄镶金嵌玉的短火铳,\"这是去年英吉利使臣进贡的'自来火',今日赐予你。\"皇帝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但战场非儿戏!金川地势险恶,番民狡诈,你需谨记三条——\"
殿内落针可闻。众臣屏息,看着这个不久前还是三等侍卫的年轻人。
\"其一,凡事需听阿桂将令,不得擅专;其二,火器营乃国之重器,宁可缓进,不可冒失;其三...\"乾隆突然压低声音,\"若遇英吉利火器,务必缴获一二带回,朕要亲眼看看这些蛮夷之物!\"
莫罗重重叩首:\"奴才谨记圣训!必当稳扎稳打,不负皇上重托!\"
刘统勋突然轻咳一声:\"老臣斗胆,莫参领方才所言封锁英商贸易一事...\"
\"准奏!\"乾隆斩钉截铁,\"即日起广州十三行暂停与英吉利贸易,凡涉事商船一律扣押!德保,着你刑部派员严查沿海走私!\"
一旁的庆桂则脸色煞白——这等于全盘否定了他的\"怀柔夷务\"政策。但此刻军情紧急,他也只能低头不语。
待莫罗领旨退出后,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奇才啊!\"兵部尚书梁诗正捋须感叹,\"一个侍卫竟能通晓夷务、兵法,连火器构造都如数家珍...\"
德保却阴恻恻道:\"下官曾经听闻,这莫罗在宁波与英吉利商馆过从甚密,此番言论,莫不是...\"
\"德大人慎言!\"刘统勋突然拍案,\"方才莫参领献策时,老夫仔细观察,其言及英吉利火器构造时,连膛线缠度都说得分毫不差——这等见识,岂是寻常商贾能知?\"
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于敏中突然插话:\"更难得是他提议'以夷制夷'——建议采购法兰西火器对抗英货。此等韬略确实不凡!
皇帝起身踱到殿门前,望着渐亮的天色:\"传旨,加派御前侍卫十人随莫罗入川,既是护卫,也是...\"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朕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