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刑侦天梯 > 第1007章 尘封的警示

第1007章 尘封的警示(1 / 1)

赵永革的笔记本被作为关键证据封存。尽管他本人已无法接受审判,但基于完整的证据链和其笔记本中的自述,检察机关最终对“白夜杀手”系列案件做出了司法结案处理,对已死亡的赵永革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对其犯罪事实予以确认。

消息公布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为四位无辜逝去的老人感到悲痛,也对赵永革这个集受害者与加害者于一身的复杂罪犯,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媒体和网络上,关于国企改制阵痛、下岗职工心理疏导、社会关怀机制等话题的讨论,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奉都市局召开了一次内部总结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没有了往常破案后的欢欣鼓舞。

“案子是破了,”郭磊环视着在座的战友,声音有些沙哑,“但我们赢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心情很沉重。赵永革伏法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案子提醒我们,打击犯罪固然是我们的天职,但如何更早地发现和干预那些可能走向极端的潜在风险,如何更好地抚平历史变革中留下的个体创伤,如何构建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防止下一个‘赵永革’的出现,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包括我们公安机关在内,都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会议结束后,郭磊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看着白板上那些即将被取下的照片和线索图,久久不语。他想起了赵永革笔记本里那句绝望的话:“……像我这样的人,也许还有很多,藏在城市的角落里,心里埋着雷……”

是啊,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任重而道远。

公安部指挥中心,陆野也看完了奉都方面传来的完整结案报告和赵永革笔记本的影印件。他站在巨大的全国地图前,刚刚取下了代表奉都“白夜杀手”案的标记。

这个案子的侦破,依赖于扎实的基层排查、专业的刑事技术和不懈的追凶毅力,并没有依靠什么超自然的系统助力,反而更显得真实和沉重。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发展的某个侧面,也照见了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扭曲与裂变。

“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故事,有的离奇,有的残酷,有的……像这样,带着时代的烙印和深深的无奈。”陆野对身边的周婷和老陈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揭开这些故事的真相,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也希望能从中汲取教训,让这样的悲剧尽可能少一些。”

“是啊,”周婷感慨道,“犯罪心理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抓捕凶手,更是为了理解人性,预防犯罪。赵永革的案例,值得写入教材,警示后人。”

老陈掐灭烟头,闷声道:“妈的,干这行越久,越觉得心里憋得慌。有些案子,破了比不破还让人难受。”

陆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新的案件卷宗归档。他知道,作为共和国刑侦战线上的负责人,他没有太多时间沉湎于感慨。还有更多的谜题等待破解,还有更多的罪恶需要铲除,还有更多的公平正义需要去扞卫。

地图上,其他的光点依旧在闪烁,代表着全国各地正在发生或尚未侦破的案件。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光点,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和坚定。

“白夜”的阴影已经散去,但刑侦工作的长路,依旧漫漫。他拿起下一份待审阅的文件,再次投入到无尽的工作之中。只是在他的心底,赵永革案留下的那份关于时代与个人的沉重思考,将如同警钟,长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