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刑侦天梯 > 第1006章 迟来的笔记

第1006章 迟来的笔记(1 / 1)

赵永革的自杀未遂和深度昏迷,让“白夜杀手”案的侦办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证据链完整,足以对其提起公诉,但凶手无法亲口陈述动机,总让人觉得这个案子缺少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无法真正画上句号。

奉都市局弥漫着一股挫败和无奈的情绪。郭磊看着病床上靠仪器维持生命的赵永革,心情复杂。这个冷酷的杀手,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产物,他的沉默和最后的自戕,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故事。

“就算他死了,案子也算破了。证据确凿,社会影响消除,我们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有同事试图安慰郭磊。

“不,还不够。”郭磊摇头,目光坚定,“我们必须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是为了结案报告,是为了给那些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也是为了……理解那段历史留在人心上的伤疤到底有多深。”

他下令,对赵永革生前可能的所有落脚点,进行最后一次、最彻底的搜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找到能揭示其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

侦查员们再次投入到繁琐的排查工作中。他们梳理了赵永革所有已知的社会关系,排查了他可能藏匿过的每一个废弃厂房、桥洞、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

终于,在赵永革一个远房表侄(几乎从不来往)提供的模糊线索指引下,侦查员在邻市一个即将整体拆迁的、曾经属于某三线厂的老旧家属区里,找到了一个用“赵建国”假名租住的、位于筒子楼顶层的小阁楼。房东表示,这个租客很少露面,租金总是用现金从门缝塞进来,性格孤僻怪异。

警方依法打开了这个尘封的阁楼。里面空间狭小,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一个摇摇欲坠的桌子和一个老式的大木箱。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陈旧气息。

木箱没有上锁。打开后,里面没有钱财,只有一些叠放整齐的、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几本封面模糊的技术书籍,以及……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厚厚的硬壳笔记本!

侦查员小心翼翼地取出笔记本,翻开。扉页上,用钢笔写着一段潦草却力透纸背的话:

“他们都瞎了!心瞎了!眼也该瞎了!欠下的债,总要还的……一个都跑不了!”

这充满恨意的话语,让在场的侦查员心头一震。继续往下翻,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日记和杂感,时间跨度从二十多年前工厂破产前夕,一直到最近。

透过那潦草而时常语无伦次的字迹,一个被时代洪流碾碎、内心充满痛苦、愤怒最终彻底扭曲的灵魂,缓缓呈现在众人面前: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赵永革作为技术骨干,对工厂的深厚感情和为之付出的心血;记录了下岗消息传来时他的错愕、绝望和不甘;记录了他四处奔走求助却屡屡碰壁的辛酸;记录了他亲眼目睹某些人(在他的视角里)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好处,或者漠视工人疾苦的“丑恶嘴脸”;记录了他家庭因此破裂(妻子带着孩子离开),生活陷入困顿的悲惨境遇……

在他的偏执认知里,刘大山(曾与他竞争技术标兵)、李爱国(负责下岗协调,曾与他冲突)、孙玉芬(厂会计,他怀疑其账目有问题)、王雅娟(其子曾顶替了一个他认为本该属于他徒弟的岗位)等人,都是导致他人生悲剧的“帮凶”或者“冷漠的旁观者”。他将工厂的破产和自己个人的不幸,全部归咎于这些具体的对象。

“……凭什么他们还能安享晚年?而我却像野狗一样活着?”

“……红布蒙眼,让他们在黑暗中去忏悔吧!”

“……军徽?那是信仰!他们不配!这假的,正好配他们虚伪的一生!”

“……快了,就快清算完了……之后,我也该去找老伙计们了……”

日记的最后一页,停留在第四起案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字迹更加狂乱,仿佛书写者正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合上笔记本,所有看过内容的侦查员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这不是一份简单的犯罪自白,这是一个时代悲剧投射在个体身上,最终酿成的恶性毒果。赵永革的罪行无可饶恕,但其背后折射出的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阵痛和个体命运的无常,却令人唏嘘不已。

“真相……原来是这样。”郭磊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情无比沉重。这本迟来的笔记,终于补全了“白夜杀手”案最后一块,也是最令人心碎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