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凑过来看了看,茫然地摇头:“这不是店里的东西。”
陆野心中一动。鱼线……密室盗窃的经典道具之一。他再次看向那扇完好的窗户。
他走到窗边,仔细检查窗棂和插销。在窗户内侧下方的木质窗棂上,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个微小的、新鲜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坚硬纤细的东西反复摩擦过。
一个初步的作案手法在他脑海中形成。但他没有声张,而是将鱼线用证物袋(向民警要的临时用品)装好。
“老板,您确定除了那个穿灰夹克的男人,没看到其他人?”陆野再次确认。
“应该……没有吧?”老板有些不确定了。
陆野走出店门,再次看向那个墙角花盆里的亮黄色塑料碎片。他走过去,同样小心地将其取出。这确实是一小块儿童玩具的零件,断裂处很新。
灰色夹克男……儿童玩具碎片……鱼线……密室……
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透着一股强烈的违和感。盗窃目标是有年头的青铜匣子,但作案细节里却出现了现代玩具零件?这不像是一个专业窃贼的风格。
他回到店内,对年轻民警说:“同志,排查灰夹克男的方向可能没错,但我建议,重点不要放在巷子深处,而是靠近主街口的几个垃圾桶,或者附近的玩具店、小吃摊。嫌疑人可能进行了简单的变装,或者……他有同伙,并且这个同伙的特征,可能与‘儿童’有关。”
“儿童?”年轻民警和老板都愣住了。
“只是推测。”陆野没有过多解释,“另外,店内的监控……”
老板苦笑:“里间没装监控,只有门口有一个,但角度不好,拍不到那个博古架。”
就在这时,赵晓萌从外面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手机,对陆野使了个眼色。陆野会意,走了过去。
赵晓萌压低声音说:“我用手机简单搜了一下附近公共监控的可能点位,结合地图看了一下。如果嫌疑人从店里出来,想要快速消失在人流中,最合理的路线不是往巷子深处走,那里是死胡同加居民区,容易被人记住。他更可能往主街方向,然后利用街角那家大型连锁快餐店的人流做掩护。那家店有个侧门通向另一条街。”
陆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技术员的思维,总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角度。他立刻将赵晓萌的分析(隐去了信息来源,只说是自己的观察)告知了年轻民警。
民警将信将疑,但还是通过对讲机调整了排查方向。
令人惊讶的是,不到二十分钟,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在街角快餐店后面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件被丢弃的灰色夹克和一项鸭舌帽!同时,快餐店侧门外的路边监控,拍到了一个穿着蓝色卫衣、背着双肩包、行为正常的男子离开的画面,时间点与盗窃案发生时间高度吻合!而更关键的是,监控隐约拍到,该男子在离开快餐店时,手里似乎拿着一个……亮黄色的、类似儿童玩具水枪的东西?
灰色夹克和鸭舌帽被找到,证实了变装的可能性。而那个亮黄色的“玩具水枪”,瞬间与陆野发现的塑料碎片联系了起来!
案件的反转初现端倪!窃贼并非一个人,可能有同伙利用某种“玩具”装置(可能与鱼线有关)实施了盗窃,而穿灰夹克的人可能只是负责吸引注意力的“幌子”,或者负责接应和丢弃伪装。
年轻民警看向陆野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敬佩。老板更是激动不已。
陆野却微微皱眉。事情……似乎解决得有点过于顺利了?这种精巧又带着点“儿戏”风格的盗窃手法,目标却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这背后,总感觉还有一层迷雾没有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