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杀人就是犯罪!”周婷语气严肃,但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复杂。毕竟,失信被执行人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深恶痛绝。
李伟则直接问道:“现场什么情况?有什么线索?”
“几乎没有线索。”陆野摇摇头,将两份报告投射到大屏幕上,“凶手极其谨慎,选择了雨夜作案,雨水破坏了可能存在的室外痕迹。室内也经过了精心清理,法医说,勒颈的绳索可能是一种特制的细韧皮绳或者钢丝,不易留下明显特征纤维。没有目击者,两个小区监控都有盲区。”
完美的犯罪现场?小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这个凶手,与李氏集团那帮嚣张的打手完全不同,他冷静、缜密、高效,像是一个隐藏在雨幕中的幽灵,执行着某种扭曲的“正义”。
“系统,”陆野集中精神,尝试启动案件分析功能,“分析这两起案件,进行并案可能性评估。”
【指令确认。案件分析库启动…】
【案件A:赵德贵被杀案。案件b:钱卫东被杀案。】
【比对分析:作案手法相似度92%,目标选择特征相似度100%(均为失信被执行人员),作案环境相似度85%(均为雨夜)。】
【并案可能性评估:高(87%)。建议并案侦查。】
【提示:需警惕模仿犯罪可能。建议详细比对两案现场细节差异。】
系统的判断与他的直觉一致。
“凯哥,”陆野立刻下令,“立刻筛查全市近三年来所有未破的命案、尤其是悬案,看看有没有类似手法、或者针对类似目标(失信人员、有经济纠纷者)的案件!特别是发生在雨天的!”
“婷姐,深入挖掘赵德贵和钱卫东的社会关系、经济纠纷细节,看看他们除了都是‘老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共同点?比如,是不是欠了同一个人的钱?或者是不是都被同一个法院执行的?有没有共同的债主或者仇家?”
“伟哥,你带人去两个案发现场再走一遍,不是看现场内部,而是看外围!凶手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雨夜能见度低,他选择什么路线可以最大程度避开监控?他可能需要交通工具,排查现场周边更大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和私人监控,寻找可疑车辆或行人!”
命令一道道下达,“利刃小组”迅速从“筑坝行动”的模式切换过来,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夜追凶之中。
窗外,雨依旧下个不停,仿佛在为那个隐藏的杀手提供着掩护,又像是在催促着警方,必须更快地揭开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