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 第232章 三方可启,祖祠为钥

第232章 三方可启,祖祠为钥(2 / 2)

她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他们偷不走我们的‘匠心’!偷不走我们的‘传承’!更偷不走我们的‘团结’!”

匠心,传承,团结。

这六个字,像六道惊雷,在每个人的心中炸响。老匠人们想起了师父的教诲,年轻绣娘想起了第一次拿起绣针的激动,张师傅浑浊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祖祠之下,三方可启。匠心为钥,传承为脉,团结为基。”姜芸念出了盒子里的那句话,“这是民国先辈留给我们的启示。她告诉我们,苏绣的根,在苏州的绣娘祖祠。也告诉我们,要守护苏绣,就要靠这三样东西。”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一个年轻的绣娘忍不住问道。

“打。”姜芸吐出一个字,斩钉截铁。

“但我们怎么打?他们有律师,有资本……”林晓提出了现实的问题。

“我们就用这三样东西打。”姜芸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第一,用‘匠心’打。”她看向台下的绣娘们,“我们要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作品。一件能代表苏绣最高技艺,能向世界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苏绣的作品。这件作品,就是我们对山崎最有力的回击!”

“第二,用‘传承’打。”她转向张师傅,“张师傅,我们需要您和各位老匠人,把家里所有关于苏绣的古籍、族谱、老绣样、甚至是以前的买卖契据,都找出来。我们要从历史的长河里,打捞出苏绣属于中国的铁证!”

张师傅激动地站了起来,用力点头:“放心!我家那箱底的东西,该拿出来了!”

“第三,用‘团结’打。”姜芸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排的张强和王桂香身上,然后又扫向全场,“从今天起,我们不仅要团结合作社的每一个人,还要团结所有爱苏绣的人。贫困村的绣娘姐妹,国际上的朋友,甚至是……曾经犯过错,但愿意回头的人。”

她看着张强,声音放缓了一些:“强子,你愿意加入吗?用你的行动,来赎你的罪,来守护你差点毁掉的东西?”

所有人都看向了角落。

张强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他站起身,因为激动,身体有些摇晃。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主席台,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他转过身,对着全场所有的绣娘,又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

王桂香坐在他旁边,捂着嘴,泪水从指缝间不断涌出。

这一刻,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合作社的裂痕,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在“匠心、传承、团结”的旗帜下,真正地开始愈合。

“好!”林晓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中满是斗志,“我负责联系律师团队,同时启动媒体舆论战!我就不信,公道会不在我们这边!”

“我……”小满也站了起来,用手语比划着,“我绣!我能绣出最细的羽毛!”

“算我一个!”

“还有我!

……

礼堂里,群情激奋。每个人的脸上,都褪去了之前的恐惧和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同仇敌忾的火焰。

姜芸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股力量,比任何灵泉都更强大。

会议结束后,张师傅拉着姜芸,神神秘秘地把她带回了家。

“丫头,你说的传承,我想起点东西。”张师傅从床底拖出一个沉重的樟木箱,打开来,里面全是发黄的线装书和绣样。他在箱底摸索了半天,拿出一个更小的、用油布包着的小本子。

“这是我师父的师父传下来的,一本……账本。”张师傅的表情有些古怪,“以前没当回事,现在听你一说,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东西。”

姜芸接过账本,翻开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账本是用毛笔字写的,记录了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苏绣工坊的一些交易往来。大部分都很正常,但在其中一页,姜芸看到了一条触目惊心的记录:

“光绪二十五年,售于东洋商社‘松竹堂’《百鸟朝凤》双面绣屏风一架,纹银八百两。另附金针技法图谱半卷。”

东洋商社……金针技法图谱……

姜芸的心猛地一沉。她迅速往后翻,又发现了几条类似的记录。原来,山崎株式会社的觊觎,并非始于今日。这场关于苏绣的暗战,已经持续了上百年。

而更让她感到不寒而栗的是,在账本的最后一页,用极小的字,潦草地写着一行话,像是一个匆忙的注脚:

“松竹堂之人,其行也诡,其言也甘,屡探我祖祠之秘,需防之。”

祖祠之秘。

姜芸握着那本薄薄的、却重若千斤的账本,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但她的心里,却升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

山崎的野心,比她想象的更深,更远。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商标,甚至可能……是苏绣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