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57章 光阴织锦,福寿缀流年

第457章 光阴织锦,福寿缀流年(2 / 2)

早饭时,小米粥的香气漫了满院。父亲捧着粗瓷碗,喝得呼噜作响,母亲坐在旁边,一点点给他夹着咸菜,说“慢点喝,没人跟你抢”。林骁的小孙子刚满四岁,正坐在学步车里,围着桌子转圈圈,嘴里喊着“太爷爷太奶奶,我也要喝粥”。

“来,太爷爷喂你。”父亲舀了勺粥,吹凉了递到孩子嘴边,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慢点喝,烫着。”

孩子咂着嘴,含糊不清地说:“太爷爷,你要活到一千岁。”

父亲哈哈大笑,咳嗽了两声才缓过来:“一千岁哪够,得活到你娶媳妇,太爷爷还得给你当媒人呢。”

母亲在旁边笑着抹眼角:“就你能说。”她给孩子擦了擦嘴角的粥渍,“咱不求活一千岁,能看着重孙长大,能看着院子里的葡萄藤年年结果,就够了。”

林骁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时光像杯温茶,初尝时不觉什么,慢慢品着,才觉出里面的醇厚。父亲的咳嗽声、母亲的唠叨声、孩子的嬉笑声,还有窗外葡萄藤的沙沙声,都在这茶香里慢慢浸着,酿成了岁月的甜。

午后,晚晴带着她的小女儿来看望。小姑娘刚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到母亲怀里,喊着“太奶奶”,逗得母亲直笑。晚晴坐在石凳上,跟林骁说起村里的事:“前儿村西头的老槐树倒了,据说活了快两百年,好多老人都去看,哭得稀里哗啦的。”

父亲正在给葡萄藤绑新枝,闻言停下手:“草木有草木的命,人有人的寿,强求不来。”他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你看这葡萄藤,去年遭了虫灾,叶子落得光秃秃的,今年不照样发新枝?只要根还在,就有盼头。”

母亲抱着小姑娘,往她手里塞了颗水果糖:“你太爷爷说得对。人活一辈子,就像这藤,得经得住风雨,熬得过寒冬,才能等到开春发新枝。”

夕阳西下时,林骁帮着父亲把最后一根葡萄藤绑好。父亲看着缠满藤架的新枝,忽然说:“骁儿,你看这藤,枝枝蔓蔓都缠着架子,就像咱家人,不管走多远,心都得系在一起。”

母亲坐在石凳上,哼着年轻时的小调,手指轻轻拍着怀里已经睡着的小姑娘。晚风吹过,葡萄叶沙沙作响,像在应和着她的调子。林骁望着天边的晚霞,红得像母亲种的红辣椒,忽然明白,所谓的“长寿”,从来不是指活过多少个春秋,而是指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牵挂,能像这葡萄藤一样,一年年发新枝,一代代往下缠。

就像父亲的菜畦,今年种了油菜,明年还能种黄瓜;就像母亲的剪纸,今年剪了福字,明年还能剪喜鹊;就像孩子的笑声,今年在学步车里转,明年就能在院子里跑。这些生生不息的日常,就是最绵长的寿数。

夜里,林骁被院里的动静惊醒。披衣出来,看见父亲正给葡萄藤浇夜水,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盏小马灯,灯光在藤蔓间晃动,像颗跳动的星。“你爹说,夜水浇得足,明天新枝能蹿半寸。”母亲看见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

林骁走过去,接过父亲手里的水壶:“我来吧,您歇着。”

父亲没让,只是往水壶里又添了些水:“再浇最后一桶。你娘说,这藤今晚能听见咱说话,知道咱盼着它长大,明天准能使劲长。”

月光透过葡萄藤的缝隙,落在父母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银。林骁忽然觉得,这院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菜畦里的油菜记得母亲的浇水,葡萄藤的新枝缠着父亲的绑绳,石凳上的温度还留着他们的坐姿,就连空气里,都飘着他们拌嘴的余温。

这些记挂,这些温度,这些生生不息的日常,就是最长久的陪伴。哪怕有一天,父母真的离开了,它们也会像这葡萄藤一样,年复一年地发新枝,把那些温暖的瞬间,缀满岁月的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