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340章 会雄师还水誓盟,整武备秣马厉兵

第340章 会雄师还水誓盟,整武备秣马厉兵(1 / 2)

安顺堡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场意义更为重大的会师,已在辽水西岸紧锣密鼓地筹备。

斥候的快马如同穿梭的织梭,将一道道军令与讯息传递于凤凰山与柳城之间。当李世民率领主力大军,携大胜之威,浩浩荡荡抵达辽水西岸预定地点时,另一支同样气势磅礴的唐军,已在对面营寨林立,旌旗招展,那猎猎作响的“李”字帅旗,昭示着来者的身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积。

两支分别由帝国皇帝与首席名将率领的雄师,在这决定辽东命运的大河之畔,终于胜利会师。

这一日,天高云淡,辽水奔腾。

西岸,李世民的金盔金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后是尉迟恭、程名振、吴战等一众将领,以及军容鼎盛、士气如虹的中央禁军和府兵精锐。

东岸,李积一身玄甲,面容沉毅,久经沙场的威仪自然流露,其麾下同样是人马雄壮,显然在出柳城、向甬道的进军途中,亦经历了战火洗礼,磨砺得更加锋锐。

没有繁琐的仪仗,只有军人之间的默契与敬重。数条早已准备好的舟船迅速搭起浮桥,李世民率先踏上浮桥,李积亦同步从对岸迎来。两位决定大唐东北边疆命运的核心人物,在浮桥中央相遇。

“臣,李积,参见陛下!陛下亲冒矢石,克定安顺,扬我国威,臣等欢欣鼓舞!”李积声音洪亮,抱拳躬身,礼数周全。

李世民快步上前,亲手扶起李积,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懋功(李积字)不必多礼!你我君臣,何须客套!你能如期突破甬道,牵制敌军,使我主力无后顾之忧,此功至伟!今日两军会师,将士用命,何愁高丽不破!”

两双掌握着帝国最锋利兵刃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象征着力量的汇聚与意志的统一。两岸的唐军将士目睹此景,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万岁!万岁!万岁!”声浪压过了辽水的咆哮,直冲霄汉。

简单的相见仪式后,李世民与李积并肩步入早已搭建好的中军联营。这座新营盘规模宏大,背靠丘陵,俯瞰辽水,将两军兵马妥善容纳。

联营核心,巨大的帅帐之内,气氛热烈而肃穆。李世民端坐主位,李积、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名振、吴战,以及李积一众麾下张士贵等主要将领济济一堂。

首先由李积汇报偏师战况。

“陛下,”李积起身,指向悬挂的巨幅地图,“臣自柳城出师,沿甬道东进,连破高丽数处营垒,斩获颇丰。高丽军于甬道沿线抵抗虽顽,然其主力确被陛下牢牢吸引于辽水南线,使我部得以侧翼穿插,有效牵制了敌军兵力,并截获部分来自北方的补给。目前,我军已控制甬道大部,兵锋直指辽东城西北方向,与陛下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懋功用兵,老成持重,朕心甚安。”他随即看向长孙无忌,“辅机,我军目前物资、兵力情况如何?”

长孙无忌早有准备,手持册簿,朗声禀报:

“陛下,英国公。两军会师后,我军总兵力已达十五万众!其中,精锐战兵逾十万,骑兵包括玄甲军在内,约两万五千骑,具装甲骑超过三千。步卒皆披甲,弓弩配备齐全。”

“粮草方面,得益于安顺堡所获,目前存粮可支撑全军两月之用!此外,缴获及沿途征集之箭矢逾百万支,弩枪、炮石、火油等攻城物资,亦堆积如山,足以发动数次大规模攻坚。”

“军械马匹,经过休整补充,状态良好。随军工匠营已扩大至三千人,可随时修复器械,打造攻城用具。”

这一连串数字报出,帐内众将无不精神振奋。

十五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充足的军械!这是自东征以来,唐军实力最为雄厚、后勤最为稳固的时刻!

“好!”李世民目光灼灼,“兵马粮草已足,当务之急,是整合兵力,明确序列,以期发挥最大战力!懋功,你久经战阵,于军制整合素有心得,依你之见,当如何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