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288章 巧布石灰海火阵,智截辽东走私船

第288章 巧布石灰海火阵,智截辽东走私船(2 / 2)

送衣太监没有注意到,衣箱夹层里藏着枚可调动水师的虎符。

次日清晨,海面升起浓雾。辽东走私船队借着雾气悄然驶近,为首的\"海鹘号\"船首包着铁皮,吃水线深得反常。船主金大恒站在舵楼,手中罗盘指针疯狂转动——盐田区强烈的磁干扰让他心生不安。

“放舢板探路!”他下令道。

但三艘探路小舟驶入盐田水道后,竟如石沉大海般失去音讯,此时曹云正站在盐田中心的了望台上,通过埋设的陶管监听水底动静。当她听到第四声贝壳撞击的暗号时,立即挥动令旗。

霎时间,盐田四周升起数十道白烟。埋伏的唐军掀开伪装网,将烧得通红的生石灰倾入水道,石灰遇水沸腾的巨响如同雷鸣,整个盐田区瞬间被蒸汽笼罩。走私船队顿时陷入混乱,舵手根本看不清前方水道。

“火攻队准备!”李震在指挥船上高呼。

但曹云却打出\"稍待\"的旗语——她在等待潮位下降到特定高度。当盐田水尺露出\"三尺三寸\"刻度时,少女将夜光贝串高高抛起,贝串在空中散开,落点恰好形成北斗阵型。

这是总攻的信号。

唐军弩手向水面射出火箭,点燃了预先布设的油囊,更绝的是,燃烧的油脂与石灰粉末混合,在海面形成跳跃的蓝色火焰——这便是后来载入兵书的“海火阵”。

金大恒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船队正被火焰包围。更可怕的是,退潮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大型走私船纷纷搁浅在盐田里。他试图放出信鸽求援,却发现鸽笼已被石灰粉尘呛死的鸽子填满。

午后阳光刺破雾气时,盐田里的战斗已近尾声。曹云带着文书官清点俘获的物资,在“海鹘号”底舱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货物——不是预想的丝绸瓷器,而是整箱的军制箭簇和弩机零件。

更蹊跷的是,这些军械上打着将作监贞观三年的烙印。

“监正!这里有个暗格。”水手在舱底发现异常。

曹云用父亲教的\"听音辨位\"法敲击船板,果然找到空心夹层,里面藏着账册和密信,详细记录着军械走私的路线。最令人心惊的是某封契丹文信函,提及\"惊蛰日易水相会\"的计划。

李世民亲临现场时,曹云正对着缴获的军械发呆。

“陛下!”她举起一支弩箭,“这箭杆用的是终南山紫竹,只有羽林军才配用。”

帝王接过箭矢细看,发现箭翎处有个极小的\"东\"字刻痕——这是东宫卫率特有的标记。

李震匆匆赶来呈上最新译出的密信:“信中说‘惊蛰日兵分两路’,一路佯攻曹妃甸,实则要袭击易水渡口。”他展开地图,“那里是北伐大军的粮道咽喉!”

曹云忽然抓起把石灰粉撒在图上,粉末在易水位置形成特殊图案:“臣女明白了!他们是要用石灰阵对付我们的运粮船!”

她解释称石灰遇水产生的热浪能引爆粮船上的火药,这个阴谋与盐田之战如出一辙。

夕阳西下时,三匹快马冲出沙岛。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骑驰援易水,曹云破例被允许随行。临行前帝王将一枚贝壳簪插在她发间:“此去凶险,卿当自持。”那簪子实则是可号令沿河府兵的鱼符,上面细密地刻着潮信图谱。

当夜,易水河畔升起诡异的雾气。曹云站在渡口了望塔上,手中石灰粉随风飘散。

她想起父亲曾说:“石灰虽贱,用得巧时胜似千军。”此刻月光照着她染满石灰的衣袂,宛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披上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