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158章 独乐倒坐观苦海,蓟州泣血盼回澜

第158章 独乐倒坐观苦海,蓟州泣血盼回澜(2 / 2)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捏得发白。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惊雷般在他被焦灼煎熬的脑海中炸开——破局的关键,不在强攻,而在这“倒坐”二字!不在那高阁的坚墙,而在贼酋那顽石般不肯“回头”的凶心!

一丝近乎灼热的明悟,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焦躁。

李世民霍然转身,大步流星奔回营帐,玄色大氅在身后翻卷如云。他抓起案上朱笔,不再有丝毫犹豫,饱蘸浓墨,在那巨大的蓟州舆图上,重重地圈出了独乐寺东南方向,一个不起眼的地名——宝坻芦台!

那是蓟州盐运命脉所在,更是另一个古老传说——“盐母娘娘”的源头!

“来人!”他的声音带着久违的、如同淬火兵刃般的锐利,“速传吴战!点精兵两千,轻装简从,随朕绕行东南,直插宝坻芦台!”

宝坻芦台,朔风卷着浓重的咸腥气息,狠狠灌入人的口鼻。

眼前并非沃野平畴,而是一片广袤、荒凉、令人心悸的盐泽之地。冬日的严寒在此处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形态:靠近岸边浅水处,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冰壳,看似坚实,实则脆弱不堪。

冰层之下,是饱含盐分的黑色淤泥,深不见底,如同沼泽巨兽贪婪张开的巨口。更远处,则是尚未完全封冻的卤水滩,在惨淡的日头下泛着浑浊的灰黄色泽,水面漂浮着缕缕白汽。枯黄的芦苇丛东一簇西一簇地顽强挺立着,被盐碱侵蚀成灰白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李震看着眼前这片危机四伏的盐沼,又望了望李世民沉静如水的侧脸,忍不住压低声音:“陛下,此地……凶险莫测。我军铁骑,在此难展所长啊。”

他身下临时配给的战马也似乎感到了不安,烦躁地打着响鼻,四蹄在薄冰边缘试探,不敢深入。

“铁骑难展,突厥狼骑,就能在此飞驰了么?”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寒风的冷静。

他翻身下马,靴子踩在薄冰边缘,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他蹲下身,伸手探入冰下,捞起一把冰冷刺骨、滑腻乌黑的盐泥,凑到鼻尖嗅了嗅,那浓烈的咸腥气直冲脑门。

盐分,是这片死地的诅咒,也是此刻他手中唯一的、未被敌人察觉的利器!一个源于“盐母娘娘”传说的模糊策略,在他心中急速成型。

“传令下去!”李世民站起身,甩掉手上的污泥,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这片不毛之地,“全军就地取材!伐木!结筏!取盐卤!”

命令迅速传递。

唐军将士虽不明所以,但军令如山,立刻行动起来。沉重的伐木声打破了盐泽的死寂,一株株耐盐碱的怪柳被砍倒。士兵们用绳索、用随身携带的备用皮索,甚至撕下战袍布条,奋力将这些木材捆扎成一只只粗糙但足够承载数人的木筏。

更多的人则奔向卤水滩边,用头盔、用皮囊,甚至脱下铠甲兜起那浑浊刺骨的高浓度盐卤水。

就在这紧张有序的准备中,远处盐泽边缘,一片稀疏的芦苇丛后,忽然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和低低的呵斥声。

负责警戒的士兵押着两个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的人影走了过来。那是一老一少,看装束像是本地盐户,脸上布满风霜和惊恐。

“陛下,抓到两个鬼鬼祟祟的盐民!”士兵禀报。

那老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盐泥地上,冻得发青的嘴唇哆嗦着,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绝望的泪水:“军……军爷饶命!小老儿不是细作!是……是带着孙儿从突厥人刀口下逃出来的!实在没活路了……听说大军到了,才……才想躲近些看看……”

他身边那个半大少年,更是吓得浑身筛糠,紧紧抓着爷爷的破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