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 > 第199章 “我们需要一场胜利,哪怕很小”

第199章 “我们需要一场胜利,哪怕很小”(1 / 1)

针对林小一的恶毒人格抹黑,虽然在法律和公关层面得到了有力的反击和澄清,但其造成的隐性伤害,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PM2.5,短期内难以完全消散。公司内部,尤其是与外界接触较多的市场和公关部门,能明显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外界的异样目光。就连一些原本坚定的合作伙伴,在私下沟通时,语气也多了几分谨慎和试探。

这种氛围,虽然不至于动摇“奇点”的根基,但却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影响着士气和效率。“火种”计划固然前景远大,但其成果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林小一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他知道,在面临巨大外部压力和内部资源紧张的当下,士气是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光靠描绘宏伟蓝图和坚定信念,有时不足以驱散所有的阴霾。团队需要看到切实的进展,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信心,证明他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在一次核心管理层的小范围会议上,林小一提出了一个想法。

“各位,‘火种’计划是长远之计,我们不能急。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苏晚晴、顾言以及几位主要项目负责人,“我们现在,需要一点‘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顾言有些不解。

“是的。”林小一点头,“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两三个月,就能看到明确成果,并且能够对外展示、产生实际影响力的项目。一场胜利,一场能够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在前进、对手的封锁打压并非不可突破的胜利。”

他看向空天网络项目的负责人:“我记得,你们基于‘群体智能’理念设计的‘空间蜂群’路由协议,在最近的仿真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高动态、断续连通的恶劣环境下,数据投递成功率和延迟指标,都远超传统协议?”

空天负责人眼睛一亮:“没错!老板,我们的‘蜂群’协议,在模拟LEO(近地轨道)卫星网络的极端场景下,表现堪称惊艳!虽然绝对速率不是最高,但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无与伦比!”

“很好。”林小一手指敲了敲桌面,“如果我们用这个协议,结合我们自研的低成本微纳卫星平台,抢先发射一个最小功能的验证星座呢?不需要多复杂,哪怕只有三到五颗卫星,能够实现特定区域(比如某个偏远地区或海上)的、传统网络无法覆盖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和短报文通信即可。”

他阐述着这个想法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验证。这是在向外界展示,即使在被严格封锁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构建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我们的技术路径是可行的,甚至是更优的!这能极大地鼓舞内部士气,也能向那些观望的合作伙伴和市场,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奇点’的技术生命力,远超想象!”

苏晚晴立刻明白了林小一的意图:“这是一个‘灯塔项目’。用最小的代价,最成熟的技术组合,打出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对,灯塔项目。”林小一肯定道,“我们需要一场胜利,哪怕很小。 但它必须亮,必须能穿透当前的迷雾,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相比于量子计算和数字生命的漫长周期,空天网络的这个“迷你星座”计划,目标明确,技术风险相对可控,周期短,而且展示效果直接,完全符合“即时胜利”的要求。

“没问题!”空天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的微纳卫星平台和‘蜂群’协议都已经过了大量仿真和地面测试,就差上天验证了!给我两个半月,不,两个月!我保证把这几颗‘星星’送上天,并让它们亮起来!”

“资源协调方面,我来负责。”苏晚晴立刻接口。

“发射许可和频率申请,我去跑!”顾言也自告奋勇。

会议迅速达成共识。“灯塔计划”被正式立项,命名为“启明星”,优先级调至最高。整个空天网络项目组,以及相关的供应链、测控团队,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目标直指两个月后的首次发射和在轨验证。

“启明星”计划的消息在内部有限传达后,如同给略显沉闷的公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人们谈论的不再仅仅是远大的理想和面临的困难,更多了一个具体而迫近的目标——把那几颗属于“奇点”的星星送上太空,让它们闪烁起来!

一种仿佛已经被遗忘许久,但又无比熟悉的感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是由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紧迫感与兴奋之情!这种独特的情绪氛围开始逐渐笼罩整个空间,并迅速蔓延至每一个角落。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眼前这颗宛如夜空中最璀璨星辰一般耀眼夺目的启明星,是否能够顺利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其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简直无法估量!因为它绝不仅仅只是牵涉到区区几颗人造卫星那么简单;相反,它还关系着那个神秘莫测且充满无限可能的组织,究竟有没有能力凭借一次干净漂亮、毫不拖泥带水的小小胜利,一举冲破当前所处的困局瓶颈,为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来!

林小一看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团队,知道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在漫长的征途中,不仅需要指引方向的北极星,也需要这些近在眼前、能够不断给予信心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