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校园和公司的林小一,如同一位结束了短暂休整、重返前线的将领,迅速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母亲的病情稳定,为他卸下了最大的心理负担,也让他能将那份在绝境中淬炼出的坚韧与冷静,更彻底地投入到与“环宇科技”这场已然升级的“标准与生态”之战中。
“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气氛凝重。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国际技术标准组织架构图、近期相关会议的议程,以及“环宇科技”及其关联方在过去一年内提交的大量技术提案摘要。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严峻。”负责情报分析的专员指着屏幕,“‘环宇科技’不仅仅是参与,他们是在有组织、有预谋地‘填充’标准。在‘边缘设备数据安全框架’和‘多模态交互协议’这两个与我们核心利益密切相关的方向上,他们联合了几家日韩和欧洲的盟友企业,已经提交了超过七成的基础提案。如果这些以他们技术路线为主导的提案获得通过,未来所有厂商都需要遵循他们的架构设计,我们的‘天工’乃至下一代产品,将极其被动。”
“这意味着,我们要么支付高昂的专利许可费,要么就被排除在主流生态之外。”李明眉头紧锁。
林小一静静地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冗长的提案编号和技术术语。他知道,这就是巨头的手段:用看似开放、公允的标准程序,行技术垄断和市场分割之实。
“我们不能只做旁观者,更不能只做抗议者。”林小一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必须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之一。”
他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组建技术代表团: 立即从“奇点研究院”和核心研发部抽调最顶尖的、同时具备技术深度和国际沟通能力的专家,组成“奇点科技标准工作组”,由李明亲自带队。
深入研究,精准反击: 工作组的首要任务,不是盲目反对所有“环宇”系提案,而是深入研究其技术细节,寻找其架构中的漏洞、不兼容之处,或者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限制技术多样性的条款。同时,基于我们“行为感知交互”和“高可靠嵌入式系统”的技术优势,准备我们自己的、更具开放性和先进性的替代提案。
合纵连横,寻找盟友: 分析参会的其他厂商,尤其是那些可能同样受到“环宇”系标准挤压的中小企业和部分对垄断心存警惕的大型企业,尝试建立沟通,寻找共同利益点。
国内布局,夯实基础: 同步积极参与国内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将我们在“铸盾”项目中锤炼出的高可靠性技术理念,融入国内标准,先在国内市场建立起技术和标准的话语权。
“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技术实力的正面比拼。”林小一看着工作组成员,“我们要用更优秀的技术方案、更开放的生态理念,去对抗他们的专利壁垒和联盟战术。下一次国际标准会议,我们必须有人到场,发出‘奇点’的声音!”
就在“奇点科技”紧锣密鼓地筹备进军国际标准战场时,校园里,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一年一度的“全国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拉开了序幕。与之前的校内科技节不同,这是真正全国性的、含金量极高的竞赛。
消息公布,(一)班再次沸腾。有了之前“未来印象馆”的成功经验,同学们对集体攻关、挑战高水平竞赛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几乎毫无悬念地,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小一身上。
“林顾问,这次咱们搞个什么大项目?”陈锋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了奖杯在向他招手。
“是啊,林小一,你点子多,带我们再拿个奖回来!”学习委员也充满期待。
然而,这一次,林小一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站在讲台前,看着
“这次,我不参与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制作。”他平静地说。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脸上写满了错愕和不解。
“为什么啊?”陈锋忍不住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