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隐忧与抉择(2 / 2)

校园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碎片化。他常常是上完主要课程就匆匆离开,偶尔会在课间抓紧时间处理一些紧急的工作邮件。同学们也察觉到了他的异常,那种总是成竹在胸、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场,似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苏晚晴敏锐地感觉到了林小一的变化。一次,她看到林小一趴在课桌上小憩,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疲惫和忧虑,与她记忆中那个在科技大赛、文艺汇演上挥斥方遒的少年判若两人。她悄悄在他桌角放了一盒温热的牛奶和一张便签,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笑脸,写着:“加油。”

林小一醒来看到后,微微一怔,心中掠过一丝暖意。

陈锋等几个男生也一改往日大大咧咧的态度,在他需要提前离开时,会主动帮他记好笔记,或者拍拍他肩膀,低声道:“有啥需要帮忙的,说话。”

这种无声的支持和理解,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珍贵。

然而,现实的考验接踵而至。母亲的靶向药效果虽好,但副作用也开始显现,乏力、水肿、偶尔的恶心,让张蕙兰备受折磨。看着母亲强忍不适的样子,林小一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同时,商场也并未因他的个人变故而风平浪静。

“环宇科技”在“天工”发布会的强势反击后,暂时没有新的激进动作,但其利用资本优势对上游供应链的渗透和控制仍在持续,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缓缓收紧。

更棘手的是,蓝海资本的赵启明带来了一个消息:一家背景深厚的国资投资机构,对“奇点科技”表示了浓厚的投资意向,但其提出的条件之一,是希望“奇点科技”能承接一个与国防安全相关的嵌入式系统研发项目。这个项目技术难度极高,保密要求严格,且会占用大量的核心研发资源。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赵启明在视频会议中说道,“如果能成功,不仅意味着巨额的资金和强大的政策背书,更能极大提升‘奇点’的技术声誉和安全性。但如果失败,或者因此拖累了我们消费级产品的主业,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抉择,摆在了林小一面前。是在母亲重病、公司面临供应链压力的当下,冒险接下这个高难度的国家项目?还是求稳,专注于现有业务?

躺在病床上的张蕙兰似乎看出了儿子的心事重重,在一次精神稍好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小一,妈知道你忙,公司事情多。别担心妈,医生不是说情况稳定吗?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妈相信你。”

母亲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洗去了林小一心中最后的犹豫。

他召集了管理层,做出了决定:“接下这个国家项目!”

他看着惊讶的众人,解释道:“第一,这是责任。有能力为国家做点事,我们义不容辞。第二,这也是机遇。这个项目所要求的高可靠性、低功耗、强实时性的嵌入式技术,正是我们未来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所急需的底层能力。攻克它,能反向赋能我们的主业。第三,”他顿了顿,“这也是一道‘护身符’。更深地融入国家战略,能为我们抵御未来可能更猛烈的国际商业风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当然,他也清楚其中的风险。“李院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独立保密项目组,由你亲自挂帅。主业务研发不能停,我们需要双线作战,而且必须都要赢!”

家庭的责任,企业的生存,国家的需要……多重压力如同层层浪潮,汹涌地拍打在林小一年轻的肩膀上。他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却也可能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对他个人意志和公司极限承压能力的终极考验。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前行。为了母亲,为了“奇点”,也为了那份沉甸甸的家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