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86章 文化交流促融合,多元共生展风采

第986章 文化交流促融合,多元共生展风采(1 / 2)

烛火映着墙上布点图的光点,李瑶站在政事堂外廊下,手里捏着一份刚送来的文书。她没有进屋,而是转身走向礼部官署。昨日灾情预警系统全面运转,今日朝会已过,政务暂稳,她将手头几件急务交由副使处置,自己径直前往庆典筹备处。

洛阳太庙前的广场已搭起三十六座彩棚,各国旗帜按抵达顺序排列。工部匠人正在调试机关灯阵,到了晚间,这些灯会随乐声变换颜色。李瑶走到中央高台,抬头看去,棚顶悬挂的铜铃还未固定完毕,有工匠正踩着木架调整绳索。

礼部官员迎上来,递上名单。“龟兹、吐火罗、闽越、楚南等十二国使团均已到场,唯北狄舞队迟到一日,此刻正在城外驿馆安顿。”

“让他们进城。”李瑶接过名单翻看,“明日开幕式,所有节目按既定流程走一遍,今晚必须完成合演。”

官员面露难色。“龟兹乐师不肯配合。他们说大晟雅乐节奏死板,配不上他们的琵琶鼓。”

李瑶合上册子。“那就先听他们的。”

当日下午,她在礼乐司设席,请各国乐师入座。大晟雅乐团先行奏《万象归春》,曲调庄重平和。一曲毕,全场静默。龟兹首席乐师起身,行了一礼,却道:“贵国之音,规整有余,生气不足。我西域之乐,讲求天地共鸣,心随鼓动,非坐而拨弦可得。”

众人目光投向李瑶。

她未作回应,只对身边随从点头。那人取出一个青铜匣子,打开后露出一组细密齿轮。随着机括转动,匣中传出一段乐音——胡笳低鸣,琵琶急扫,继而编钟缓缓加入,节拍由散入整,最终汇成一体。

全场无人言语。

这是李晨用机关图谱模拟出的新曲,融合了三种地域音律结构,又经天机分支推演,确保不犯宫商之忌。

李瑶起身走到场中。“此曲无名,是我们尝试之作。若诸位愿听,可再放一遍;若愿试奏,乐器已备。”

龟兹乐师盯着那匣子看了许久,忽然笑了。他取过琵琶,拨了一串音符,随即对同伴说了几句本族语。另一人点头,架起羊皮鼓。片刻后,两人开始演奏一首古调,节奏奔放,鼓点如雷。

李瑶命人将留声筒靠近。

曲毕,她说道:“明日开场,可否由贵团先奏此曲?随后接大晟舞乐,以‘风起云涌’为题,共演一场?”

龟兹乐师沉吟片刻,终是点头。

次日清晨,洛阳城门大开。各国文化使者列队入城,皆穿本国服饰,手持象征物。龟兹人抱琵琶,闽越人携藤鼓,楚南画师背卷轴,北狄舞者戴羽冠。百姓沿街围观,孩童追逐彩车,抛洒花瓣。

李瑶立于高台监礼。她看见敦煌画师在棚内铺开长卷,正与大晟工笔画家讨论线条走势。两人各执一端,一个强调飞动之势,一个讲究轮廓之准,争得面红耳赤,却又频频互看对方笔法。

午时,庆典正式开始。

龟兹乐声率先响起,鼓点震动四方。紧接着,大晟舞姬登场,水袖翻飞,应和节拍。起初两股旋律各自独立,渐渐交错融合。观众席上,有懂音律者已察觉其中变化——原本冲突的调式,竟被巧妙拉入同一韵律轨道。

一曲终了,掌声如潮。

下午为技艺展示环节。闽越人表演藤甲舞,动作刚猛,踏地有声;楚南人现场绘制山水,墨色淋漓,气韵生动;北狄舞队跃上高台,旋转腾挪,羽冠飞扬。大晟方面则展出改良织机、水力模型、活字印刷术操作过程,引来众多外邦人士驻足询问。

李瑶穿梭其间,听取各方反馈。一名吐火罗商人指着织机问道:“此物可否外售?我家乡多棉麻,正缺此类器械。”

“可签试用协约。”李瑶答,“三年内反馈使用情况,若成效显着,再议批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