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69章 文化融合遇阻碍,创新包容促和谐

第969章 文化融合遇阻碍,创新包容促和谐(1 / 2)

晨光刚亮,李瑶还在看军报。石寨那边的战况已经稳定下来,援兵赶到后清除了暗道里的伏兵,伤员正在转运。她合上文书,把笔放下,转身走向文华殿。

今日是“天下文会”筹备的日子。昨夜军情紧急,她没睡几个时辰,眼下有些发青,但神情没有松懈。几位内侍捧着卷宗跟在后面,脚步轻快。

大殿里已聚了十几位官员和学者。多数是年轻面孔,来自各地新设的学堂。他们低声交谈,气氛还算轻松。可当李瑶走进来时,几人立刻闭嘴,目光躲闪。

主位空着,她没有坐。站在台前,声音不高:“诸位都是读书人,知道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新政推行三年,百姓能吃饱,孩子能上学,边军用上了新武器。这些事,靠的不是经书里的老话,而是实打实的改变。”

没人接话。

一位白须老者站出来,是楚南书院的周慎。他拱手道:“公主主持政务,调度钱粮兵器,我等不敢非议。但学问之事,自有传承。格物、算术、器械之学,终究是末流小技,岂能与六经并列?”

旁边几人点头。

李瑶看了他一眼,没反驳。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册子,交给身边随从。“这是我让人整理的《大晟新学纲要》,今天带来一百份,各位可以拿去读。里面有农政改良的数据,有疫病防治的记录,也有学堂考试的成果。我不强求你们认同,只希望你们先看过再说。”

随从开始分发册子。有人接过翻了几页,眉头微动。也有人直接放在一旁,不动声色。

“还有件事。”李瑶继续说,“这次论坛,我们不设禁令。你想说什么都可以讲。若是觉得新政错了,那就拿出证据来。若是我们讲的道理站不住脚,自然会改。”

周慎冷声道:“女子主讲经义,已是破例。若再让异端邪说登堂入室,孔圣之道何存?”

这话一出,空气沉了下来。

李瑶依旧平静。“你说我是女子,不该议政。那我问你,苏婉医正走遍灾区,救了多少人命?她是不是女子?三阳县的孩子现在能吃上抗旱麦种,是谁调的物资?也是女子。你们口中的‘礼制’,有没有写过一条,说女人不能救命?”

周慎脸色变了变。

她不等回应,转向角落一个年轻人。“你是国子监新录的生员吧?我听说你家在陇西,去年遭了旱灾,是你妹妹考进县学,领了补助,才让全家活下来的。有没有这回事?”

那人愣了一下,站起来点头:“确有此事。妹妹学了耕种法,回来教村里人怎么保墒蓄水。今年春播,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半。”

“那你来说,女子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那人声音发颤,“要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们一家早就饿死了。”

这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底下响起低语。几个寒门出身的学生互相看了看,有人举手想说话。

李瑶点了其中一个。

那学生起身说道:“我在乡里教书。以前村塾只收男孩,女孩连字都不认识。现在不同了,女孩也能考童生试。上个月,我们那儿有个小姑娘,解出了鸡兔同笼题,比很多男童都快。先生都说,这是以前没见过的事。”

又一人接话:“工部的新图纸,全是用数字和符号写的。要是不懂算术,连说明书都看不懂。难道我们以后打仗,还要靠背口诀不成?”

议论声越来越大。

李瑶抬手压了压。“我知道,很多人担心乱了规矩。可什么叫规矩?三百年前,科举刚立的时候,也有人说寒门子弟不该做官。两百年前,火药用于战场,还有大臣骂那是妖术。可现在呢?哪一朝不用科举?哪一营不用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