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58章 士族报复手段狠,巧妙化解危机稳

第958章 士族报复手段狠,巧妙化解危机稳(2 / 2)

旁边一桌卖菜的老汉听得皱眉。“哪个不怕死的敢这么干?”

“还能是谁?”那人冷笑,“那些田多地广的老爷们呗。新政一推,他们收不上租,心里恨着呢。”

这话一句句传出去,不到中午,整条街都在议论。

与此同时,赵德带着几位乡老开始在各坊巷口宣讲。他们不念官话,只讲实情。哪家去年分了地,亩产翻了几斗;哪家孩子进了学堂,识了字还能领补贴;哪条河修了坝,今年旱也不怕。

有人问:“要是没这些,咋办?”

赵德答:“那就还得交三成租,孩子七八岁就得扛锄头,病了只能等死。你们想想,十年前是不是这样?”

人群静了下来。

傍晚时分,李毅亲自提审俘虏。那个腿断的已经熬不住,招认自己是王晏府中旧仆引荐,经由崔氏远支牵线,拿了三百两银子办事。另一人虽不能言,但在纸上画出行程路线,确是从崔家一处别院出发,中途换了驿卒衣服。

最关键的是,他在怀里藏了一张空白文书。

李毅拿着那张纸看了很久。纸很普通,但边角有一圈暗纹,像是印过字又被洗掉。他让人取来特制药水一刷,几行小字浮现出来:“事成之后,许田三百顷,官授四品。”

他立刻命人仿制一份,内容稍改,落款处盖上一个模糊不清的私印,看不出具体归属。

第三日午后,这张假文书被人“无意”遗落在南市最大的酒楼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捡到后大声念出内容,当场引来围观。不到半天,全城皆知某士族已私下许诺重赏刺客。

当晚,御史台果然接到举报,称某大臣涉嫌勾结刺客。李震佯作震怒,下令彻查。调查持续三天,最终以“证据不足、恐误伤忠良”为由终止。

但此时局势已变。

原本暗中串联的几家士族纷纷划清界限,有的甚至主动上书支持新政。街头百姓谈起士族,不再敬畏,反而多有讥讽。有人说:“平时装得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想杀人夺权。”

李震始终未提王晏之名,也未再追究任何家族。

但他知道,这一局已经赢了。

第五日清晨,李毅走进勤政殿,手中捧着一个木匣。他打开盖子,里面是那枚铜牌和几张供词原件。

“你要烧了它?”

“嗯。”李毅点头,“原件不留,只存副本。万一将来还有人想翻案,也有据可查。”

李震看着火焰吞没纸张,轻声说:“明日祭祖,莫扰先灵。”

李毅站在殿外廊下,望着宫门前缓缓亮起的灯笼。他知道城里还有暗桩未除,也知道有些人不会就此罢休。

但他更清楚,现在的洛阳,已经不是从前的洛阳。

百姓开始认得哪条路是新政修的,哪家医馆是朝廷开的,哪个学堂能让穷孩子读书免钱。他们不再只听士族说什么,而是看日子到底变了没有。

宫灯一盏盏亮起,映在青砖地上拉成长影。

李毅转身走向北巷,那里有个废弃的马厩,据报昨晚有人偷偷运进一批木箱。他走得不快,右手一直按在腰间的刀柄上。

巷口的风忽然停了。

他停下脚步,听见里面传来一声闷响,像是箱子倒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