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对方:“你要证据,我现在给不了更多。但你可以派人在周边打听,去赤岭、去康居、去龟兹南城走一圈。回来再说要不要谈。”
那人抬头,与她对视片刻,又看了看阿卜都尔,终于开口:“……我要看合约全文。”
“可以。”李瑶坐下,“三日之内,随时可议。条款若有异议,我们可以逐条修改。”
她心中清楚,僵局已破。接下来只是细节之争。
会谈结束,阿卜都尔留了下来。他在帐外与李瑶并肩站着,望着远处的山影。
“谢谢你出面。”李瑶说。
“不用谢我。”老人摇头,“我只是说了实话。你们做的事,值得有人替你们说话。”
李瑶点头:“接下来我还要去疏勒和于阗,那边也有几个部落持观望态度。”
“我去帮你。”阿卜都尔说,“我在北线有些声望,若你愿意,我可以召集几位首领当面听你讲。”
“那最好不过。”李瑶看着他,“等这边事了,我想请你带我们的人进山采药。听说赤岭有种雪莲,能治寒症。”
老人笑了:“等你签下这一批,我就亲自带路。”
午后,李瑶回到自己帐篷。她打开地图,先在天山南麓画了个红圈,接着在北线赤岭位置轻轻画了一个同样的标记。两处遥遥相对,像是一条新路的两端。
文书进来禀报:“《商情简报》第一批已发放,赤岭部使者领走五份,说要分给邻近小族。”
“很好。”她说,“从明天起,每日增印二十份,优先供给边缘部落。”
“还有,阿史那隼那边传来消息,他愿意重新开启谈判,但要求加入仲裁机制。”
李瑶思索片刻:“同意。让他提人选,我们这边由赵德出面协调。”
文书记下后退出。
她独自坐在灯下,翻出密册,提笔写下新的记录:
“新势力代表情绪松动出现在阿卜都尔发言后半段,右手曾三次轻抚刀鞘,最后一次离开时未再触碰。说明防备心理降低。后续可推进利益绑定条款。”
写完,她合上册子,放进匣中。
夜深了,营地安静下来。她吹熄油灯,躺下闭眼。外面风又起了,吹得帐篷微微晃动。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靠近。护卫在帐外低声说了句什么,她立刻睁开眼,坐了起来。
帐帘被掀开一角,护卫探身进来:“快马加急——疏勒方向来报,有三支商队遭劫,货物尽失,护队一人重伤,带回一张残旗。”
“拿过来。”她说。
护卫递上一块布片。她接过,在灯下展开。布料粗糙,边缘烧焦,但还能看出一角图案:一只断裂的鹰翅。
她盯着那块布,指尖慢慢收紧。
外面风更大了,火堆噼啪响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