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驿马送信要一天的事,现在一炷香就够了。”李骁说。
北境小部落首领当场表示愿派子弟来学此术,并请求大晟军队协助护卫商路安全。其他代表纷纷询问合作条件。
李骁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身登上京都城楼,邀请所有外国使节同行。石阶宽阔,两侧禁军持戟而立。城墙上悬挂新制彩旗,随风轻扬。
百姓聚集在广场四周。当李骁出现在城头时,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军校学员列阵楼下,手持兵器,齐声高呼:“护国佑民!”
声音震天。
一名强硬派将领凑近李骁,低声道:“既然他们已见识我军实力,不如列出归附时限,顺势定下诸邦秩序。”
李骁摇头。
“母亲说过,武备不是为了打仗。”他说,“是为了让百姓能安心种田、读书、做生意。”
他接过一面令旗,举过头顶。阳光照在旗帜上,映出“和平护航”四个大字。
“今日在此宣告。”他的声音通过旗语系统传遍四方,“大晟之军,不为扩土,只为守护商道安宁。愿与诸邦互市守约,共卫边境太平。”
城下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更猛烈的喝彩。孩童挥舞纸旗,老人含笑点头,商人们互相击掌。
各国代表站在城楼边缘,望着这景象。有人神色震动,有人若有所思。闽越水师将领摘下佩刀,交给随从保管,然后整了整衣冠,站到了最靠近李骁的位置。
北境部落首领忽然单膝跪地,双手托起一枚铜牌——那是他们族中勇士才能佩戴的信物。
“从此商路有护,牛羊可安行。”他大声说,“我部愿签盟约,永不犯边。”
李骁伸手扶他起身,接过铜牌,放入怀中。
城楼下,军校学员开始变换队形。他们用长枪组成拱门,迎接即将入场的商队代表。第一批车队已在城门外等候,满载丝绸、茶叶与瓷器。
李瑶派来的文书快步登楼,递上一份加急公文。李骁打开看了一眼,是外情科最新通报:碎叶城方向又有新匠营活动迹象,疑似正在试制类似投石机的装置。
他合上文书,放入袖中。
此时,太阳完全升起。光洒在城墙、人群和远方的田野上。一个孩子挣脱母亲的手,跑到队伍最前面,踮脚看向城楼。
李骁抬起右手,缓缓落下。
鼓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