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891章 后勤优化,保障有力

第891章 后勤优化,保障有力(1 / 2)

文书官走进指挥厅时,李骁正盯着地图上一条红线。那条线从京城一路向北,穿过三道关隘,终点落在雁门关外的军营标记上。他没抬头,只问了一句:“润州那边,双轮运车的事准备好了?”

“回将军,教官已到位,场地也清出来了。”文书官把报文放在案上,“工匠代表明日就能启程进京,等您召见。”

李骁点了点头,手指沿着红线往中间一压。“就卡在这段。”他说,“上次演习,补给车队晚了半个时辰,前线差点断粮。不是马慢,是路不熟,换车点没设好。”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沙盘里山势起伏,几条小道蜿蜒穿行。他拿起一支红旗,插在中部枢纽的标位上。

“一级库在京师,二级仓设在各州治所,三级点必须前置到边境据点。”他一边说,一边又插下两面小旗,“物资按兵种分装,箭矢、干粮、火药各自封箱,到了前线直接拆用,不许再现场分拣。”

门外脚步声响起,几名军需官和一名老匠人走了进来。那匠人穿着粗布短袍,手里拎着一个木制模型。他上前一步,将模型放在沙盘旁。是个双轮运车的缩小版,轮轴可拆,车厢分成六个格子。

“这是新改的样车。”他说,“每格对应不同物资,编号一致。前线要什么,报编号就行。路上坏了,换个轮子最多一刻钟。”

李骁蹲下身,仔细看了会儿。“翻山那段路最险,重载容易侧翻。”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在半山设个换车点?重车上去,轻车下来,中转装卸?”

老匠人点头。“我画了三条路线图,都标了换车位置。坡度超过十五步的,一律换轻型板车。骡马也提前备在中转站,不用来回跑空趟。”

“把图纸拿出来。”李骁说。

图纸铺开,上面用墨线勾出山路走向,红点标注换车处,旁边还写着每段所需时间与人力配置。李骁看了一遍,抬头问军需官:“现在我们的车队,从京城到雁门关,平均几天能到?”

“快则七日,慢要九天。遇上雨季,泥泞难行,有时得十一天。”

“换成这套办法呢?”

老匠人答:“若各级仓库建好,运车列装完毕,五日内可到。最快四天半。”

屋里安静了一下。

有位老军需官开口:“一辆新车造价抵十石米,全国配齐,光造车就得耗掉半年军费。万一敌军突袭仓库,分散存放岂不更危险?”

李骁没反驳,转身对文书官说:“调情报司的数据过来,做一次推演。”

片刻后,一份册子送了进来。李骁翻开,念道:“新模式初期投入增加一成五,但周转效率提升三倍。战时响应时间缩短至原来的四成。损耗率从百分之十八降到六以下。”

他合上册子,看向那位军需官。“你觉得贵,是因为只算了造车的钱。可前线少饿一顿,多发一支箭,值多少?士兵少死一个,又值多少?”

那人没再说话。

李骁下令:“组织一次实测。在京北三十里外设模拟前线营地,两支队伍同时出发,旧法一组,新法一组,运送同等物资。我要看结果。”

两天后,测试结束。

新法车队提前两个时辰抵达,车上物资完好,仅轻微颠损。旧法队晚到近四个时辰,途中一辆车轴断裂,临时修整耽误一个多时辰,另有一箱火药受潮报废。

随行将领亲眼看完全过程,回来后主动请领试点任务。

李骁召集所有人回到指挥厅,开始拟定《战时后勤操作手册》。他亲自写了第一条:**各级仓库建设标准统一,地基加固,防潮层厚三寸,四周设了望台。**

第二条:**物资编码规则为‘州名+品类+批次’,如‘豫粮032’即豫州第三十二批粮草,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