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883章 军事创新,装备革新

第883章 军事创新,装备革新(1 / 2)

李骁站在工坊门口,风从背后吹来,卷起披风的一角。他手里拿着一张图纸,边缘有些发烫,像是刚从火中取出。工坊内炉火正旺,铁锤敲打声不断,火星四溅。

他走进去,工匠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向他。有人认出那张图纸,低声议论起来。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样式,线条密布,标注着尺寸与角度,每一个部件都标了编号。

“这不是普通的弓。”李骁把图纸摊在木桌上,“它叫复合弓,用多层木片和筋条压合而成,射程比现在的强弓远三成。”

一名老匠人皱眉:“太细了,容易断。”

“不是靠蛮力,是算出来的。”李骁拿起一把拆开的旧弓,“你们看,弦拉到极限时,弓臂受力不均,中间最吃劲。这新弓把力量分散到两端,反曲设计能让它储存更多动能。”

没人说话。几个年轻工匠凑近看图,手指沿着线条滑动。

“我需要二十个人。”李骁环视一圈,“愿意学新法子的,站出来。”

片刻后,八名年轻人上前。其中一人穿着粗布衣,袖口磨破,手上全是茧子。他是从乡下招来的学徒,识字不多,但动手快。

李骁点头:“从今天起,你们归我直管。第一件事——做速装箭匣。”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铜板,轻轻放在桌上。铜板自动展开,变成一张立体图样,悬浮半寸高,能看清每一根卡槽的位置。

“这是机关图谱里的设计。”他说,“一个匣子能装三十支箭,换箭时间缩短一半。三段击战术能不能打成,就看它能不能造出来。”

老匠人们退到角落,交头接耳。有人说这是妖术,也有人说浪费工夫。李骁没理会,带着那群年轻人围在图前,开始讲解每个零件的作用。

第一天试制失败了。箭匣卡榫太紧,拔不出来。第二天调整间隙,又因材料太脆裂开。第三天换用硬木加铜片包边,终于顺利推拉。

李骁亲自测试,站在靶场连射十轮。每一轮换匣不到五息,箭雨密集覆盖三十步外的草人。围观的士兵低声惊叹。

“可以量产。”他说,“先做一百个,配给幽州营。”

接下来是连弩车。图纸更复杂,要用齿轮传动带动弩臂复位。工坊里搭起木架,按图组装。第一次试射时,机括突然崩裂,一根铁轴飞出半丈远,砸进土墙。

监工的老匠人大怒:“这种东西根本不能上战场!一开战就散架!”

李骁走过去,捡起断裂的齿轮查看。齿牙咬合处有毛刺,明显是打磨不精。他问:“谁做的?”

一个少年低头站出来,声音发颤:“我……我负责锉齿。”

李骁没骂他,反而让人取来赏银:“你敢动手就是胆子大。现在听我说——铜齿外面包一层熟铁,再淬一次火。试试看。”

少年愣住,其他人也安静下来。

当晚,李骁下令:凡提改进意见者,记功一次,子孙免徭役三年。消息传开,工坊气氛变了。有人连夜画出新的支撑结构图,有人提议用牛皮垫轴减震。

七日后,第二台连弩车上线。六支短弩依次发射,间隔均匀,射程达八十步。测试兵拉动机关,连续射击三轮无故障。

李骁点头:“留档备案,命名‘列矢车’,列入装备名录。”

与此同时,铠甲也在改良。旧式铁甲重而笨,士兵跑不动。空间图谱给出新方案:用轻质合金片拼接关键部位,关节处加麻绳穿连,既灵活又防刺。

材料来自苏婉那边培育的麻纤维,韧性极强。工匠将其搓成细绳,夹在甲片之间。整副甲比原来轻了两成,抗冲击测试中挡住狼牙棒猛击三次未损。

一名士兵穿上新甲,在演武场跑了半个时辰,汗流浃背但脚步稳定。李骁让他停下,问他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