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中止。
他当众重编小组,抽调反应最快的一名士卒担任节拍手,专门负责喊令协调。又把三排人数重新分配,确保每一组体力均衡。
“这次我不再喊口令。”他说,“你们听他的。”
第二次对抗开始。
敌军依旧猛攻。可这一次,三段击的节奏稳了下来。
第一排射完即退,第二排无缝衔接,第三排随时预备。箭矢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压过去。
敌军冲到二十步外时,已有三人“中箭”倒地。剩下的人被迫减速,寻找掩体。
就在他们迟疑的瞬间,两侧伏兵启动发石机,投出一串沙包,模拟炮火覆盖。尘土飞扬中,主阵迅速变阵,两翼包抄合拢。
敌军被围。
李骁站在旗台边缘,双手抱胸,始终没有出声指挥。
当最后一名“敌兵”被逼出界,全场静了几息。
随即爆发出吼声。
有人举起弓欢呼,有人拍打同伴肩膀,连陈教官也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李骁。
是份手写建议书,字迹工整。
上面写着:将“三段击”列为月度考核必考科目,优先配备实战器械支持训练。
李骁接过纸,收进袖中。
他走下高台,来到队列前。泥地上的脚印还清晰可见,有些地方已经被踩成了硬块。
“今天只是开始。”他说,“接下来,我们要加练夜间轮替、雨地行进、伤员替换。你们会累,会恨这规矩,但只要记住一点——”
他顿了一下,声音沉下去。
“活下来的兵,才是好兵。”
队伍肃立,无人应答,但所有人都挺直了背。
日头偏西,训练并未结束。李骁下令继续加演两轮完整对抗,要求全程无口令提示,仅靠节拍手手势推进。
第三次演练开始。
敌军再度冲锋,势头比之前更猛。风从北面吹来,卷起沙尘,打在脸上生疼。
第一排箭矢离弦时,李骁注意到右侧有个学员脚步慢了半拍。他没出声,只盯着看。
那人很快意识到失误,强行提速跟上节奏。第二排补位及时,火力没有中断。
箭雨持续压制。
敌军被迫分散阵型,试图从两侧迂回。可刚一移动,就被预设的发石机锁定区域,几轮模拟炮击逼得他们退回正面。
战局逐渐倾斜。
就在敌军最后一次集结冲锋时,三段击完成最后一次轮转。第三排射手在退后途中突然变向,与侧翼伏兵形成夹角,齐射覆盖前方扇形区域。
敌首“阵亡”。
锣声响起。
李骁走上前,看了看那名曾掉拍的学员。年轻人满头是汗,手还在抖,但眼神亮着。
“下次再慢,你就得趴在地上装死。”李骁说。
那人咧嘴笑了。
全场气氛松了下来,有人开始互相击掌庆祝。
李骁没笑。他转身望向远处的山脊线。那里有一片荒坡,已被划为下一步实弹演训区。
他伸手摸了摸腰间的令旗,布面有些粗糙,边缘已经磨毛。
旗杆底部沾着一点干泥,是他早上插旗时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