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78章 民间传颂,新朝威望升

第778章 民间传颂,新朝威望升(1 / 2)

暮色初临,宫中传令官刚退下,苏婉便起身离座。她未回寝殿,而是径直穿过偏廊,召来内侍备轿。此时距李骁领命出征不过两个时辰,军情尚未传来,但她已知大局将定。胜负只在今夜,而民心,须在捷报之前先立。

轿子落地时,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正沉入城楼之后。苏婉步入宫外茶舍,几名民间艺人已在等候。为首的张老三拄着竹杖,衣襟洗得发白,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苏婉上前扶住他手臂:“不必多礼,今日请诸位来,不是听命,是共谋一件大事。”

众人面面相觑。一名戏班班主低声问:“娘娘所言大事,可是要编新戏?”

“正是。”苏婉坐下,语气平和,“但不是寻常戏文,是要让百姓记住,谁给了他们安稳日子。”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纸,摊开于案上。那是她亲手整理的数月新政实录:春荒开仓放粮、疫病设棚施药、女子入学堂、工匠授田产。每一条都附有地名与人数,字迹工整,无半分虚饰。

“平西王作乱,百姓遭殃。可真正救民的,不是刀兵,是人心。”她说,“你们会说书、唱曲、演戏,比我更懂怎么把事讲进人心里。我想请你们把这些事编成故事,带到街巷去。”

张老三盯着那纸看了许久,忽然颤声问:“娘娘……真能让百姓识字读书?”

“已在做了。”苏婉点头,“北坊三里学堂,已有百名女童入学。南市铁匠铺的老赵,上月领了五亩田契,如今自己盖了屋。这些事,不比那些帝王将相的传奇更值得传?”

老人眼眶一热,猛地跪下,却被苏婉一把扶起。

“我不是要你们叩拜。”她声音轻了些,“我是要你们开口。你们的声音,才是万民之声。”

茶舍内一时寂静。片刻后,一名年轻歌娘低声道:“奴家愿试一曲。”

苏婉笑了。她命人取来笔墨,亲自口述一段词句,由歌娘润色成调。词中不提帝王将相,只说一位将军冒雪送粮,一位女子挑灯审图,还有一位大夫为伤兵断指接骨,血染素衣。末句唱道:“昨夜还怕刀兵起,今朝街头唱太平。”

歌娘轻声哼起,音未落,张老三已拍案而起:“这词好!明日我就去鼓楼巷唱给全城听!”

次日清晨,京中各坊已悄然流传一首新谣。孩童在巷口蹦跳传唱,妇人在井台边洗衣哼调,连挑担小贩也跟着吆喝几句。短短半日,那句“李家天子真仁厚,不分贵贱都救苦”便如风过林梢,层层叠叠传遍内外城。

与此同时,工部印制的画册开始发放。图文并茂,一页画的是灾民领粥,题字“一斗米救一家命”;一页画的是医棚施药,旁注“叛军伤者亦得治”。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老人们指着画对孙儿说:“这就是咱们活下来的恩情。”

然而风声渐起,阻力也随之而来。

午后,一名学塾老夫子站在东市口,当众撕毁一张画册,怒斥:“妇人干政,蛊惑民心!自古礼法有序,岂容戏子妄议朝纲!”

话音未落,几个孩童围上来,齐声背诵童谣。清亮嗓音穿透街市,引得路人驻足。有人认出那是新设学堂的学生,便笑道:“连娃娃都懂的道理,你反倒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