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16章 医馆扩展,苏婉的远大规划

第716章 医馆扩展,苏婉的远大规划(1 / 2)

晨光透过窗纸,落在桌角一叠尚未归档的文书上。苏婉将最后一份反馈卷宗合上,指尖在封皮停留片刻。昨夜街头宣讲的效果已汇总上来,青石渡三村百姓对医馆的信任度提升近七成,有人甚至主动帮着张贴榜文。她起身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素绢,提笔写下“医馆扩展计划”六字。

李瑶走进后堂时,正见她对着图纸勾画线路。

“母亲又要熬夜了。”

苏婉头也不抬:“不是熬夜,是赶早。前线兵马未动,后方民生也不能停。”

李瑶将手中册子放在案边:“这是三州财政余款明细,扣除军需调度后,尚可拨出三万七千贯用于基建。若分批建设,首批十个医馆足够支撑。”

“钱不是最难的。”苏婉放下笔,“人更难。老郎中不愿受管,年轻学徒又没经验。若只建屋不育人,不过是空壳子。”

两人正说着,赵德从外院匆匆进来,官袍下摆沾着晨露。

“夫人召我来,可是为医馆选址之事?”

苏婉点头:“正是。你熟稔地方体制,我想请你走一趟楚南。那边两州推说已有善堂,实则连个坐诊大夫都没有。”

赵德皱眉:“他们拿礼法做挡箭牌,说女子主掌医政不合旧制。”

“那我就用生死说话。”苏婉转身取出一本薄册,递过去,“这是去年春瘟各州死亡名册。楚南西岭县三百七十一人丧命,而同期青阳仅死十九人——差别就在有没有常驻医馆。”

赵德翻了几页,脸色渐沉。

“若把这数据摆在议事堂上……”

“明日便要摆。”苏婉道,“五州官员午后就到,不能让他们再以‘无患’为由搪塞。病未发时都说太平,等倒下一片才救,晚了。”

李震踏入医馆后堂时,众人已围坐一圈。他看了眼墙上新挂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红点。

“这些都是百姓请设医馆的村落?”

“一百零七个。”苏婉指着图说,“最远的在云州北境,离最近的县城要走三天山路。一场高热送去救治,半路就能没了命。”

李震沉默片刻:“你打算怎么办?”

“先立骨架。”她取过另一张图展开,“以州城为中心,设总馆;各县设分馆;每三村联建诊疗点,配一名医师两名助役。医师由总馆派遣轮值,助役从本地识字青年中选拔培训。”

李瑶补充:“财政上我们拟了‘以工代养’之策。朝廷出建房经费,地方承担日常开支,但可计入政绩考核。三年内建成且运行良好的,主官升等加俸。”

赵德接话:“若如此,阻力会小许多。毕竟谁不想多一条晋升之路?”

午后,五州官员齐聚府衙偏厅。

楚南节度使派来的两名属官坐在末位,神色冷淡。

苏婉未多言,只命人抬上两块木板。一块写着各地善堂数量,另一块则是对应地区的疫病致死人数。

“诸位请看。”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善堂重施粥济贫,医馆重防病救人。去年春瘟,有医馆驻守之地,死亡率平均下降八成。这不是我说的,是数字写的。”

一名官员开口:“可医师从何而来?如今良医稀缺,哪能处处派驻?”

“我们自己培养。”苏婉道,“每名合格医师须带教两名学徒,三年期满考核授牌。不合格者不得行医,已授牌者若治死三人以上,吊销资格。”

另一人冷笑:“妇人谈医政,已是破例,如今还要定下考规?”

苏婉不动声色:“那你可知上月柳河村投毒案中,有多少人因及时洗胃保命?若无 traed 医者在场,那些人早就断气了。你说礼法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厅内一时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