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69章 锦衣擒奸,证据确凿

第669章 锦衣擒奸,证据确凿(1 / 2)

李瑶将两张纸条并排按在案上,目光扫过全场。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她没有再看周允,只是轻轻抬手,将信件原样收起,放入袖中。

李毅站在门口,神色不动,却已明白她的意思。

会议散去时,人群如潮水般退开。周允被人流裹挟着走出大殿,脚步踉跄,右腿拖在地上,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几次想加快步伐,又被左右同僚无意间挡住去路。没人与他说话,也没人回头看他一眼。

李毅悄然退至偏廊,低声对两名锦衣卫耳语几句。两人迅速分头离去,一人混入太医署队伍,悄然尾随周允;另一人则直奔西偏殿药房旧院,提前封锁出口。

半个时辰后,李毅踏入周允居所所在的偏院。屋门虚掩,门缝里透出一股陈年药材的苦涩气味。他抬手示意身后果断封门,带人鱼贯而入。

屋内陈设简陋,一张木床、一只药柜、几只陶罐整齐排列在墙角。床头挂着一个旧布包,正是昨夜失踪的药箱。李毅走近细看,发现箱扣有轻微刮痕,像是被强行撬开又复原过。

“查柜子夹层。”他下令。

一名锦衣卫掀开药柜背板,手指在缝隙中摸索片刻,忽觉触感异样。他用力一推,暗格弹开,里面空无一物,但内壁残留些许灰烬。

“有人烧过东西。”

李毅皱眉,环视四周。视线落在床脚一块松动的地砖上。他蹲下身,指尖探入边缘,稍一用力,整块砖竟被掀起。下方是个浅坑,藏有一卷油纸包裹的册子。

打开一看,是半本残破的《本草拾遗》。书页泛黄,边角卷曲,翻至中间某页,夹层被刀片划开,露出一角折叠的信纸。

李毅取出信纸展开,字迹潦草却清晰:“寅时三刻,《本草拾遗》夹层更换完毕。毒引已埋,只待发作。”落款无名,但火漆印残痕尚存,边缘呈梅花状纹路——那是王晏私印独有的特征。

“再搜墙缝。”李毅沉声道。

锦衣卫沿墙摸索,在靠近屋顶的一处裂缝中发现金属反光。用钳子夹出一个小铜匣,锁扣已锈死。强行打开后,内藏三封密信,皆以暗语书写,但内容直指行宫内部安排:一则提及“西廊巡更间隙”,一则记录“苏婉用药习惯”,最后一封写着:“李震若亡,新政自溃,天下可定。”

信末加盖完整火漆印,梅花纹清晰可辨。

李毅将四封信件尽数收拢,命人抄录副本,原件密封装匣。他转身走出屋子,正见先前跟踪周允的锦衣卫快步赶来。

“大人,他在回屋途中曾停下两次,一次在井边洗手,一次在墙根蹲了许久。我们扒开那处泥土,找到半张烧焦的纸片,上面有个‘赦’字。”

李毅点头:“人呢?”

“已被控制,正在政事堂外候命。”

政事堂内,李瑶已在主位旁侧立定。赵德坐在客席,面前摊着一份誊抄的文书。他眉头紧锁,反复比对着笔迹样本。

“这梅花印我见过三次。”他低声说,“前年王晏奏请减免赋税,去年弹劾兵部尚书,还有上月参奏地方贪官……每次用的都是这个印。”

李瑶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不多时,李毅步入堂中,手中捧着一只黑檀木匣。他将其置于中央长案,当众打开,依次陈列四封密信。

赵德起身走近,逐一查看。当他读到“李震若亡,新政自溃”一句时,手指微微一颤。

“这不是门客私行。”他说,“这是谋逆。”

话音未落,堂外传来杂乱脚步声。两名锦衣卫押着周允进入,将其按跪在地。他头发散乱,脸上沾着尘土,嘴唇干裂发紫。

李瑶走到他面前,声音不高:“你说你儿子被挟,所以不得不从。那你可知,他们要杀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