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段施工队,”他说,“有三人未登记背景。”
“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报备时漏了。说是临时雇的短工,来自北境流民营。”
李瑶抬头:“现在呢?”
“两个已被调离,剩下一个,还在值守岗位。”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负责铺设那段信号线。”
舱内气氛悄然变化。李震走过来,看了一眼数据图,又看向李毅:“你知道是谁派来的?”
“还不确定。但手法相似——三年前青州军械库泄密案,也是通过底层工人植入虚假节点。”
“目的呢?”
“不是破坏,是监听。”李毅声音低沉,“他们在收集我们的运行规律。”
李震沉默片刻,下令:“不动他。让他继续‘工作’。但从现在起,所有真实指令改用备用线路传输。给他听的,是我们想让他听到的。”
李瑶立即行动。她在记录板背面画出新路线图,撕下一页交给通讯员。新的调度指令将绕开主网,通过地下埋设的独立铜缆传递。
李毅转身离开,走向车厢后部。他需要重新梳理整个安保链条,找出是否还有其他漏洞。
苏婉给最后一个病人包扎完毕,正要收拾工具,忽觉手腕上的红布条松了。她低头去系,却发现布条内侧用炭笔写着一行小字:
“桥下第三根柱,有空腔。”
她动作一顿,缓缓抬头,望向窗外。列车正在穿过一片开阔地,远处桥影已不可见。
但她记得方位。
那是他们刚刚经过的复合桥,装甲列车浮出的位置。
她没有声张,悄悄将布条折好,放入药箱夹层。
崔嫣然从后厢走来,递给她一杯热水:“累了吧?”
苏婉摇头:“还好。只是……有点事想问问你。”
“你说。”
“刚才你说‘能扛核弹’,是认真的吗?”
崔嫣然看着她,眼神平静:“你觉得我们走到这一步,还会留退路吗?”
说完,她转身走向休息区,身影消失在帘后。
李震仍站在窗前。轨道笔直向前,看不到尽头。他知道,这一趟展示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秩序的重建。
但秩序之下,总有暗流。
李瑶突然开口:“父亲,我建议暂停后续车队发车。”
“为什么?”
“我们给了敌人太多真实信息。哪怕是一次延误、一次变速,都可能被分析出规律。”
“那就制造混乱。”李震说,“明天起,所有班次取消固定时刻表。发车时间随机,路线临时决定。让他们猜去。”
“是。”
李骁走进来:“我已经安排巡逻队加密巡查,重点盯防桥梁、隧道、信号站。”
“好。”李震点头,“记住,我们现在不怕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怕的是,他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做。”
舱内再次安静下来。只有车轮与轨道碰撞的声音,稳定而持续。
李毅坐在通讯室角落,手中握着一把小刀,慢慢削着一块木片。他的眼睛盯着门缝外的走廊,耳朵听着远处的脚步声。
那份名单已经烧毁。
但他记得每一个名字。
包括那个还没被换下来的信号工。
列车继续前行,阳光洒进车厢。
苏婉打开药箱,取出那条红布条,再次展开。
她发现,炭笔字迹边缘有些晕染——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
这不是路上写的。
是早就写好的。
等着某个人,把它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