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举革新,实务为重;
三、律法除弊,破除世袭。
笔落,他将帛卷挂于图侧:“此为新政纲领。三日内,数据司出推演模型,各地报试点名单。正月十七,诏书初稿成。”
李瑶立即应声:“已启动推演,三州试点模型两时辰内可出。”
苏婉道:“女子学堂将增设‘律法启蒙课’,下月开讲。”
李毅沉声道:“监察辅吏培训,明日便可开营。第一批人选,我已圈定。”
李骁抱拳:“边境无异,我可抽调百名军中文吏,协助试点县造册。”
赵德站在原地,捧着竹简,神情复杂。良久,他上前一步,将简放在案上:“老臣……愿参与律法修订。”
李震看了他一眼,点头:“好。你牵头,苏婉、李瑶协理。三日内,拟出初稿。”
赵德躬身:“是。”
众人分头行动。李瑶坐回侧案,指尖疾点玉简,三州数据流不断刷新。苏婉取笔记录,列出学堂扩设计划。李毅转身出殿,脚步沉稳。李骁解下佩刀,放在案角,准备召军中文吏。
李震仍立于龙首图前,未动。
片刻后,李瑶忽道:“推演有异。”
李震转身:“说。”
“青州试点县中,槐阳县数据异常。昨夜突增三百户迁入,户籍填报职业多为‘织工’‘铁匠’,但无工坊登记记录。”
“有人抢名额?”李骁皱眉。
“不。”李瑶调出迁徙路径,“这些人从三地分散而来,路线刻意绕行,避开关卡登记。像是……有组织的。”
李震眼神一凝:“查牵头人。”
“已在追。”李瑶手指划动,“户籍签发在县令手中。调取他的私账、往来书信、近月出入记录——”
“慢。”李震忽然抬手,“别惊动他。”
李瑶停住。
“让数据司继续监控,但不要介入。”李震声音低沉,“看看,是谁在背后推这一手。”
李瑶点头:“明白。转为暗线追踪。”
苏婉低声问:“若他们真在县中安插人手,不处理?”
“现在处理,只会逼他们藏得更深。”李震目光沉静,“我们刚立新政,有人不信能成。那就让他们看——看这制度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正问题。”
他转身走向主位,坐下,拿起朱笔,批阅起下一卷文书。
李瑶继续调取参数,光纹在玉简上流转不息。苏婉执笔记录,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李骁立于殿角,手按案上佩刀。李毅在殿外召集人手,声音低而清晰。
赵德站在外廊,望着殿内烛火与玉简交映的光影,久久未动。
政事殿内,无人高声,无人走动,唯有笔尖划纸、指尖点玉简的细微声响,如春雨落瓦,悄然织就一张无形之网。
李瑶忽然抬头:“槐阳县,又来了一批人。这次是农户,报称逃荒,但随身带的种子袋上,印着千机坊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