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一停。
李震的手指在沙盘边缘停了片刻,随即收回。烛火早已熄灭,室内漆黑如墨,但他没有点灯。窗外的夜风穿过屋檐,吹动檐角铜铃,声音细碎而规律,与那记瓦片轻响截然不同。
他起身,将案上最后一份密报卷起,塞进沙盘底格,压在那份名单之下。格口闭合时发出轻微咔嗒声,像是锁死了某道无形的门。
天刚亮,李毅便来了。
“查过了,七人,都在城南赁屋而居,身份伪造,踪迹可疑。昨夜有人试图靠近西墙,被暗哨逼退,今晨已全部控制。”他站在门边,声音压得极低。
李震点头,“软禁至阅兵结束。一人不得出入,一语不得外传。”
“是。”
李毅退下后,李震召来李瑶。两人穿过驿馆后巷,走入一处不起眼的柴房。门关上,屋内无柴无灶,只有一块刻着符纹的青石嵌在地面。李震伸手按上符纹,青光一闪,空间开启。
家族空间内,雾气缭绕,中央悬浮着一座青铜巨匣,表面流转着龙形纹路。李震心念一动,匣盖开启,一道光幕浮现眼前。
【军械坊·已解锁】
【可批量铸造改良火炮】
【射程:三里】
【装填时间:两分钟】
【当前资源储备:足够铸造二十门】
李瑶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光幕上那三维火炮模型上。炮身修长,炮口内膛刻有螺旋纹,底座带轮,可快速移动。
“这就是‘机关图谱’里的新式火炮?”她问。
“不止是图纸。”李震伸手一划,光幕切换,显出合金配比表与铸造流程,“它能直接调用空间资源,由系统引导工匠完成标准化生产。”
他闭眼,下达指令:“启动军械坊,七日内,造炮二十门,优先装备骁字营。”
光幕闪烁,青铜巨匣嗡鸣震动,随即一道道光流涌入地下,通往现实中的秘密工坊。
李骁是午后到的。
他风尘仆仆,甲胄未解,踏入驿馆时脚步沉稳。李震在密室见他。
“北境七屯已设烽燧联防,蛮族主力后撤百里,近半月无异动。”李骁站定,声音干脆,“我留三百人驻守要道,自带两千精锐回援。”
“兵部可批了调令?”李震问。
“尚未。”李骁摇头,“按律,私兵不得擅入内城,需有兵部勘合与都察院备案。”
李震沉默片刻,转身取出一块铜符,递过去。
“拿这个去见赵德,让他以‘护驾演练’名义提交调兵申请。时限一日。”
李骁接过铜符,眉头微皱,“若兵部不批?”
“会批。”李震道,“李瑶会送三份‘流民残部欲袭京畿’的情报进都察院,今晚就会传开。”
李骁明白了,收起铜符,转身离去。
傍晚,李瑶带回消息:“兵部已签勘合,调骁字营两千人入城南校场,名义为‘秋防演训’。赵德亲自押文,半个时辰前送达。”
李震点头,“传令李骁,今夜子时前完成集结,不得喧哗,不得列阵,只准安营。”
“是。”
他站起身,走向柴房。
工坊位于城西废弃铁匠铺地下,入口隐蔽,四周布有暗哨。李震独自进入,穿过三道机关门,抵达铸造大厅。
炉火正旺,十余名工匠围着第一门火炮模具忙碌。铁水尚未注入,但模具已有裂痕。
一名老匠人擦着汗走来,“大人,这新式炮体结构复杂,合金比例又与旧炮不同,我们试了三次,模子都撑不住,一浇就裂。”
李震走到模具前,伸手摸过内膛纹路,又看了看合金炉的温度计。
他闭眼,调出“机关图谱”,在脑海中投射出动态铸造流程:何时降温,何时加固,何时浇铸,每一步都精确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