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87章 皇帝猜忌,京城调令

第287章 皇帝猜忌,京城调令(1 / 2)

李震刚把那张边镇舆图卷起,铜牌压在军令上,门外脚步声就到了台阶前。传信兵喘着气,声音压得低:“京里来了人,带着黄帛,说是圣旨。”

他没动,手指在案角顿了顿。昨夜推演耗神太深,太阳穴还在跳。但他知道,这一趟躲不过。

“人在哪?”

“进了府门,太监领头,穿紫袍,捧着匣子,架子端得高。”

李震起身,掸了掸袖口,换了外袍。黑衣暗卫还在城外未归,密令才刚送出,朝廷的旨意倒先到了。他迈步出门,风从廊下穿过,吹得衣摆一荡。

传旨太监站在正堂中央,身后两名小宦官捧着朱漆匣,脸上没什么笑意。他见李震进来,也不行礼,只扬了扬下巴,打开匣子,抽出一卷黄帛。

“豫州侯李震接旨——”

李震跪下。膝盖触地时,听见自己骨节轻响了一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豫州初定,民生渐安,朕心甚慰。然户部积务繁重,需老成持重之臣主持。特擢豫州侯李震为户部尚书,即日赴京履职,不得延误。钦此。”

声音拖得长,尾音上扬,像是在等他出错。

李震双手接过圣旨,低头道:“臣,谨遵旨意。”

太监收了匣子,嘴角微挑:“陛下等回音,李侯最好早作准备。”

“自当从命。”李震起身,脸上无波,“只是豫州粮政未稳,灵米收割将至,边防也需巡查。臣若骤然离境,恐生变乱。”

“那是你的事。”太监冷笑,“陛下要的是人,不是借口。”

李震不接话,只让府吏奉上茶,又赏了随行宦官银锞。对方接过,脸色稍缓,但那股倨傲仍在。送出门时,李震站在阶前,目送车马远去,袖中的手慢慢攥紧。

他转身回府,直入密室。

门刚合上,李瑶就从侧室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一份刚送来的密报,眉头锁着。

“查清楚了。”她把纸递过去,“京里这道旨,不是陛下先提的。是曹瑾在御前说,你私造强弩、暗联藩王,图谋不轨。又放话出去,说你在豫州立祠,百姓呼你为‘李王’。”

李震盯着那几个字,没说话。

“他拿了几份伪造的供词,给皇帝看了。”李瑶声音压低,“说你收买死士,准备起兵。陛下本不信,可前日北境又有游骑出没,他一惊,就听了曹瑾的话。”

李震缓缓坐下。户部尚书听着是升,实则是夺兵权、断根基。他若入京,豫州必被朝廷派官接管,新政全废,暗部瘫痪,三年后的雪线危机,将再无人应对。

“陛下真想杀我?”

“不想。”李瑶摇头,“他怕你,但不敢动你。所以用这招,既不撕破脸,又能把你调离根基。曹瑾吃准了这点。”

李震点头。他知道雍灵帝的性子——怯懦多疑,宁可错防,不肯冒险。可也正因如此,不能硬顶。

“你打算怎么办?”李瑶问。

他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那块铜牌,放在桌上。正面“豫州侯”三字刻得深,背面家族印记隐在光线下。

“我们不是要当官。”他说,“是要活人。”

李瑶懂了。

她坐下,提笔铺纸:“那就别急着走。写个折子,说豫州灵米已入仓八成,若此时离任,恐仓吏舞弊,百姓断粮;再说北境异动频发,骁哥已带兵北巡,你身为统帅之父,不可擅离调度。”

“再加一句。”李震补充,“说臣忠心不二,但地方未稳,不敢以私荣误公事。若陛下强召,臣唯有辞爵归田,以全君臣之义。”

李瑶笔尖一顿,抬眼看他。

他知道这话重。辞爵,等于把皮肉割下来放在桌上。可也正因够狠,才显得不像是抗命,而像是忠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