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强硬手段破困局(1 / 2)

李瑶将沙盘上南线七处节点的通行记录逐一比对,烛火映在竹片边缘,字迹清晰。她盯着其中两处驿站的罗盘数据,那半刻钟的延迟并非偶然,而是每日同一时辰重复出现。她提笔在纸上画出三条交错的物流线,所有延迟点都落在楚南水师巡防区的边界线上。她将一张盐引凭证推给暗部密探:“明日午时,以三百斤粗盐为饵,沿三处疑似窝点抛洒特制铜钱,每枚刻有微凹‘李’字。”

密探接过凭证,未多言,转身离去。李瑶合上账册,指尖轻敲桌面三下,这是她与李毅约定的信号——线索已成链。

亥时三刻,青石巷外。三枚铜钱先后落入不同摊贩的铜盆,叮当有声。不到半个时辰,一枚带着凹痕的铜钱出现在一家铁器铺的抽屉里。暗部成员悄然记下铺面位置,退回暗处。

李毅带十二人潜至巷尾,确认三处窝点中最大一处藏于废弃铁匠铺地下。他伏在屋脊,观察守卫换岗节奏。三更时分,六名持闽越制式连弩的守卫立于巷口,箭槽已上弦。巷道狭窄,骑兵无法冲锋,强攻必有死伤。

他挥手示意,弓弩手登两侧屋顶,长枪兵封住巷口。两名暗部成员取出磁石匣,缓缓开启。匣内磁针颤动,指向巷中连弩。片刻后,弩机准星微微偏移,守卫未察觉。

李毅故意让一匹马在远处嘶鸣。守卫闻声转向空巷,齐射箭矢。箭雨落空瞬间,真正的突击队从下水道铁栅爬出,直扑地窖入口。铁门被炸开,浓烟中,二十七把未完工的仿刀整齐码放,刀脊厚薄不一,刃口崩裂处如锯齿。一名工匠正用刻刀在刀身烙“李”字族徽,火印未干。

李毅一脚踢翻火炉,火星四溅。他用断刀挑开工匠衣领,露出脖颈处水师特有的海浪纹刺青。工匠猛然暴起,袖中短匕直刺咽喉。暗部锁链疾射而出,缠住其手腕,匕首坠地。李毅踩住仿刀,足底碾压,铁刃应声碎裂。

“闽越的手伸得够长。”他冷声问,“谁给的图样?”

工匠闭口不答。李毅命人搜身,在其腰带夹层摸出半块令牌,残角刻着“闽”字。他将令牌收入怀中,下令封存所有仿刀与工具,押走全部工匠。

天未亮,李瑶已坐在密室,面前摊开三本账册。她将从暗部截获的密信与地方税簿对照,逐条列出:张郡守私吞漕粮三万石,王太守强征民夫修宅,赵参军走私铁料两千斤。每条后附证据来源与时间。她合上账册,命人送往李震处。

李震抵达谈判地时,日头已高。三郡守军在丘陵外围布下三重伏兵,草丛中暗藏硫磺火油包,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引燃。地方势力首领立于石台,额上沁汗,目光频扫远处炮位。

李震缓步登台,身后二十门火炮依次列阵。他故意未掀炮衣,只让半截炮管露出,阳光斜照,内膛螺旋纹路折射出冷光,如蛇鳞闪烁。他立定,不语,仅抬手示意。

李瑶上前,将三本账册重重放在石桌上,封面墨字清晰。她声音不高,却传至每一处伏兵耳中:“张守,去年冬漕粮入库实录,缺三万石,去向为何?王守,五百民夫修宅工期十七日,工钱可曾发放?赵参军,铁料运往楚南,交接文书可敢出示?”

首领脸色骤变,手指微颤。他身后一名副将欲拔刀,被他抬手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