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顿时喧哗。
李震抬手,示意安静。他从袖中取出一份铸兵司报告,展开在案:“首门火炮膛线误差仅0.1毫米,射程远三成。为何?火药中掺入崔氏医馆提供的北境松脂,炮身铁料采自平西王境内寒铁矿。”
他目光扫过粮商与工匠:“松脂来自医馆,寒铁来自敌境,皆非我独有。但整合之力,在于调度。粮价若跌,工坊可收余粮为原料;工匠若失业,可转训为机械维护。”
苏婉随即启动经济循环沙盘。沙粒流动,显出动态模型:官田余粮以“期货契约”形式锁定供给纺织工坊,工坊以绸缎支付,绸缎由磁石车队外销,所得银钱回流官库,再投入农具租赁与技术改良。
“闭环已成。”她说,“风险由契约分摊,收益由节点共享。”
李瑶亮出一份新契约,印鉴齐全:“崔氏医馆已加入‘技术担保体系’。任何一方违约,士族联盟将集体封杀其商路。此约,即日生效。”
厅内渐静。
李震取出三本账册,扔入火盆。火焰腾起,铜液从旁炉中倾出,灌入密令筒底的模槽。冷却后,三枚令牌取出,表面纹路各异,分别刻着“农”“工”“监”。
“经济监察令就此设立。”他将其中一枚递向崔嫣然,“首任监察使,由你执掌。持令者可调阅天机阁三成情报,核查账目,纠察舞弊。”
崔嫣然起身接过,令牌入手微沉。
李瑶展开《经济律法三十条》,宣读其中两条:“主动公开改良技术者,赏官田三顷;藏匿技术致农时延误者,流放岭南。技术传播由空间科技树锁定节点,确保可控。”
苏婉补充:“农具图纸可公开,但核心部件如磁轴、联动齿轮,需经审核方可复制。每件成品内置密纹,可追溯来源。”
李震将三枚令牌并排置于案上,农业令居左,工商令居右,监察令居中。三令成鼎,稳稳立于舆图之上。
“从今日起,官田为基,工坊为翼,密钥为纲,监察为衡。”他声音低沉,“新政不靠强压,而靠系统运转。谁阻此局,非阻我李氏,乃阻天下活路。”
厅外,三十门火炮在铸兵司内依次试射,轰鸣声由远及近。密令筒中的磁石阵列随炮声轻震,齿轮同步转动,仿佛与炮击同频。
李瑶指尖划过沙盘边缘,二十七个铜人偶突然停顿,其中三个眼眶泛起微红。她未动声色,只将一枚新密钥插入底槽。
沙盘重新启动,红光隐去。
苏婉收起玉匣,麦种在匣中微微发烫。她将匣子贴身收好,转身时,袖口滑落半片甲骨,上面刻着“农稳则国稳”五字,笔迹深峻。
李骁站在门边,手按刀柄,目光落在沙盘北境区域。那里,磁石车队的路线正缓缓延伸,穿过雁门关旧道,直指塞外。
李震俯身,将最后一枚令牌压在舆图幽州位置。令牌底部纹路与地图山川隐隐契合,仿佛生来如此。
火炮的轰鸣仍在继续,密令筒的齿轮持续转动,沙盘上的铜人偶稳步前行。
李瑶的指尖停在密钥格第七位,轻轻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