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铁腕平定士族乱(2 / 2)

李震接过名册,那是多年来士族私藏的门生录、田契底账、官职引荐名单。他当众将其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纸页卷曲焦黑。

“自今日起,不问出身,唯功是举。”李震声音清晰传遍全场,“顺新政者,田可授,学可入,官可考。抗令者,无论门第,皆以同谋论处。”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几名中小士族互视一眼,悄然离席,走向台前递交田契自首书。

李瑶站在高台侧翼,手中握着一份新拟的《清丈令实施细则》。她看向父亲,见他目光扫过台下,最终落在一名白袍老者身上——那是王晏派来的观察使,此刻正僵坐不动,额角渗出细汗。

李震走下高台,未回府衙,而是径直走向第七村。村塾外,孩童已能下地行走,母亲跪地叩谢医者。李震未受礼,只问:“药还够吗?”

“够了。”苏婉答,“昨日送来的三箱药材,足够支撑一月。”

“再调五箱。”李震道,“从今日起,凡参与清丈的村子,医馆随诊优先。”

他转身离去时,李骁策马赶来:“北岭残寇已退入深山,是否追击?”

“不必。”李震摇头,“让他们走。黑风寨一日不灭,士族便一日不敢轻举妄动。”

李瑶随后抵达,呈上一份名单:“刘七供出另两名内应,均已控制。巡防体系需重组。”

“交给你。”李震点头,“另设‘直报司’,绕过巡丁层级,情报直达县衙。”

赵德追上几步:“王承业如何处置?”

“明正典刑。”李震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三日后,当众斩首,头悬南门。”

“王晏恐有动作。”

“让他动。”李震停下脚步,“他若敢公然发难,便是自承主谋。届时,我不只烧名册,还要拆门阀。”

李毅悄然靠近:“暗部已发现两名陌生面孔在城外徘徊,疑似王晏信使。”

“放他们进来。”李震淡淡道,“我要让所有人看清,谁在背后撑腰。”

当夜,李瑶在府中整理案卷,忽闻窗外轻响。她未抬头,只问:“是谁?”

“是我。”李毅翻窗而入,手中握着一块染血的布条,“北岭有人埋伏接应残寇,这是他们留下的标记。”

李瑶接过细看,布纹特殊,经纬间织有极细的金线。“这不是民间织物。”

“是王家祠堂专用的祭幡。”李毅声音低沉,“他们还在联络。”

李瑶将布条收入匣中,提笔在册上加注一行:“四月十七,王氏暗通北岭,残寇未清,图谋再起。”

她合上册子,吹熄灯火。窗外,一轮冷月悬于屋脊之上。

李毅站在檐下,右手缓缓按上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