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医典校注引风波(2 / 2)

众太医语塞。

苏婉合书,抬眸:“若此即所谓‘青囊真本’,那我宁远堡宁可无书,也不传毒方。”

为首者强辩:“此或是后人误抄,非原书之过。”

苏婉不答,只向身后医女点头。医女捧出一卷绢帛,呈于案上。

“这,才是我处所藏《青囊书》。”

众人趋前,只见绢帛空白,无一字迹。

苏婉伸手抚过纸面:“诸位要的书,就在这里。若无济世之心,得之何用?若存仁术之志,何须秘典?”

她指尖轻点空白处:“我李氏行医,不靠秘方,靠辨证。药有千变,方无定法。今日用此方,明日或当改,全在医者之心。若诸位只为求一纸文字,那我只能说——书在此,但不在纸上。”

满堂寂静。

一名太医低声问:“若无秘本,何以解释坊间流传之说?”

“有人献上此书。”苏婉取过校注本,“纸用玉版笺,墨含松烟金屑,非民间可制。三位献书士子,皆王太傅门生。书中三处药方被改,可致慢性中毒。若此书广传,病者亡,医者罪,谁得益?”

她目光扫过众人:“是你们?还是幕后之人?”

太医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为首者冷汗微出,强撑道:“即便如此,朝廷诏令在此,岂能空手而归?”

苏婉依旧微笑:“诏令可查,但书——没有。”

她抬手,医女将空白绢帛缓缓卷起,系上青丝绦。

“若诸位不信,可留此查证三日。医馆账册、药方记录、患者案卷,皆可翻阅。若有私藏,任你们处置。”

为首的太医喉头滚动,终未再言。

一刻后,二十人默然登车,离去时马蹄声杂乱,未敢回首。

李瑶立于门侧,目送车队远去,低声问:“那绢帛……真的一字未写?”

苏婉未答,只将绢帛收入匣中,锁扣合拢。

李瑶忽觉袖中账册微沉,那是她从印刷坊残址带回的一角登记纸,边缘焦黑,上有半行小字:“……送玉版笺二十刀,收讫,王府账房。”

她指尖抚过字痕,未及细看,忽闻外头马蹄急响。

一名哨探飞驰而至,翻身下马,手中紧握一封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