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梧桐的成长背景,堪称一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又压力山大”的非典型育儿史。
他不是在深宫内院长大的皇子,也不是在乡野间撒欢的顽童,他的童年,是在新“华夏”的心脏,被一群堪称“国家天花板”的“家长”们,用一种奇特的混合着现代教育理念、旧时代深沉关爱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一手一脚“堆”出来的。
他的父母——范闲和苏小蕊,在他最需要人抱的时候,正忙着给整个国家“换尿布”。
所以他的日常抚养,由一个堪称“梦幻阵容”的临时家庭负责:
陈萍萍把培养范梧桐当成自己最重要的“项目”。他会抱着还在牙牙学语的范梧桐,在议会里旁听,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什么叫“制衡”,什么叫“利益交换”。
范梧桐的睡前故事,不是童话,而是《庆国历代权臣斗争史》的精简版。陈萍萍教他察言观色,教他逻辑思辨,也教他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冷静。
他给范梧桐的爱,是深沉的、带着算计的,他希望这个孩子能拥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智慧。
有一次,两位议员为了一个新水利工程的预算吵得不可开交,从项目可行性吵到对方的人品问题,眼看就要动手。
陈萍萍轻轻拍了拍范梧桐的背,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梧桐,你看,左边那个叔叔的论点数据不足,逻辑混乱,右边那个叔叔,虽然数据对了,但人身攻击是辩论的大忌。”
小梧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那位“逻辑混乱”的议员激动地一挥手,桌上的茶杯“嗖”地一下飞向了对面。
全场惊呼!
说时迟那时快,陈萍萍身体一侧,竟是用自己的手精准地挡住了茶杯,而另一只手将范梧桐的小脑袋按在自己怀里,护得严严实实。
茶杯“砰”地碎在地上。
全场死寂。
陈萍萍却像没事人一样,低头对怀里的小梧桐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情绪失控导致的物理性攻击,在谈判中,这是最低级也最无效的手段。”
小梧桐从陈萍萍怀里抬起头,一脸认真地对着最低级!”
全场瞬间爆笑,剑拔弩张的气氛荡然无存。那天之后,范梧桐“议会最小仲裁官”的名号不胫而走。议员们吵架前都得先看看议长腿上坐着谁没。
范建弥补了陈萍萍教育中缺失的温情。他负责范梧桐的饮食起居,确保他营养均衡,衣着得体。
他会教范梧桐读圣贤书,写毛笔字,告诉他“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德行的君子。范建的存在,是范梧桐童年里最温暖的底色,让他明白,权力之外,还有亲情和道义。
范思哲作为财政部长,对这个侄子的财商教育可谓煞费苦心。
他给范梧桐做了一个小猪存钱罐,告诉他,每天帮范若若姑姑整理一本书,或者给五竹叔叔的铁钎擦一次灰,就能得到一枚铜板,或者给他整理一次桌面,就有十个铜板。
小梧桐为了买“糖果机”,每天都干劲十足。
终于,存钱罐满了。范思哲带着他,亲自去财政部下属的“国家银行”,让他把铜板换成了一张小小的“储蓄券”,并告诉他,这张券放在银行,明年就能变出更多的铜板。
范梧桐似懂非懂,但他记住了“钱能生钱”。
几天后,陈萍萍抱着他在院子里晒太阳,随口问:“梧桐,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小梧桐挺起小胸膛,一脸得意地宣布:“我有钱了!我把钱存进了银行,明年,钱就会自己生小钱!”
陈萍萍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抱着小梧桐,亲了又亲:“好孩子!真是好孩子!这可是天大的开心事!”
当天晚上,范思哲就被范建叫到了书房。范建笑眯眯地问他:“听说你最近在教我们的小梧桐‘资本原始积累’和‘复利思维’啊?不错,不错,很有远见!但是你的婚事是不是也该上日程了?”
范思哲:“……”
五竹话不多,但他的陪伴是最有安全感的。他会带着范梧桐在院子里散步,教他最基本的格斗姿势,不是为了让他多能打,而是为了让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敏锐的反应。
五竹用行动告诉范梧桐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守护”。
有时候,五竹会抱着范梧桐,坐在屋顶上,一看就是一下午,什么也不说,但这种沉默的陪伴,却让范梧桐从小就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