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立即响应:抗干扰灵石的资源箱顺着备用灵脉通道滑行,比常规运输快了 15%;丹师小队乘坐灵舟,在反探测器阵的掩护下直奔西城门。10 分钟后,前线传来新数据:
【二次观察 - 战术调整后反馈】
我方:灵脉炮充能恢复正常,灵力剩余提升至 55%,重伤修士已撤离,预备队补位完成
敌方:外骨骼士兵能耗加剧,3 具因能量耗尽停机,补给车试图撤离干扰范围
战果:新增击毁外骨骼 5 具,防御阵裂纹开始修复
“就是现在!” 程明看向凌霄子,“带你的剑修小队从侧门出击,目标不是补给车,是落单的外骨骼士兵 —— 他们能量不足,灵晶刃防御弱,用裂穹剑的剑气能直接劈穿合金壳。记住,打一波就撤,别追太深,避免被联邦预备队包围。” 这是最后的 “行动(Act)” 指令,用优势兵力收割残敌,巩固防御。
凌霄子领命出发,裂穹剑的青光划破晨雾,剑修小队如一道闪电冲出侧门。外骨骼士兵因能量不足,根本无法抵挡剑气 —— 一剑劈下,合金外壳瞬间裂开,内部的灵能核心暴露在外,修士们趁机用灵脉弹引爆,爆炸声此起彼伏。短短 5 分钟,又有 4 具外骨骼被摧毁,联邦的冲锋彻底被打退,残余士兵拖着补给车狼狈撤离。
西城门的欢呼声通过灵网传到战略推演中心,沙盘上代表联邦的红色光点退回十里外的营地,防御线的蓝色光点重新稳固。程明看着实时统计:此战共击毁外骨骼 17 具,我方伤亡控制在 15 人(仅 3 人阵亡),灵脉炮弹药剩余 40%,防御阵修复完成 80%—— 对比战前的危机局面,这是一场典型的 “以少胜多”。
“这就是‘观察 - 调整 - 决策 - 行动’的循环?” 苏清瑶看着沙盘上的战术调整轨迹,眼中满是惊叹,“从发现能耗问题,到干扰、补能、出击,全程不到半个时辰,比我们之前靠经验指挥快太多了!”
程明却盯着沙盘上联邦营地的光点 —— 它们没有溃散,反而在重新集结,灵脉波动显示有新的兵力正在增援。“这只是第一次系统化战役,联邦不会善罢甘休。” 他调出灵能净化弹的倒计时,只剩 3 小时,“反馈机制的关键不是一次胜利,是持续迭代 —— 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联邦的新动作,继续调整战术,直到找到净化弹发射平台的弱点。”
洛清羽的声音从灵脉温养舱传来,分形灵核的灵光与沙盘数据同步闪烁:“我能感觉到,联邦的灵脉波动在变化,他们好像在调整外骨骼的能量系统,下次冲锋可能会更难对付。”
程明点头,指尖在沙盘上划出新的推演轨迹:“那就让 oodA 循环再快一点 —— 灵网监控加密,资源网准备多套补能方案,前线每 5 分钟传一次数据。我们要比联邦更快地观察、更快地调整,才能赢下这场仗。”
战略推演中心的灵光彻夜未熄,实时数据在沙盘上不断刷新,oodA 循环的轨迹如一道灵活的光带,缠绕着西城门的防御线。第一次系统化战役的胜利,不仅守住了城门,更让新盟核心成员明白:在绝对的联邦科技面前,唯有靠 “动态反馈” 的智慧,靠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才能为这个 “实验体文明” 争取到存续的机会。而远处,联邦舰队的阴影仍在逼近,灵能净化弹的倒计时,还在无情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