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搓?”
马振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他瞪着眼前这个名叫李建国的老头,就像在看一个外星人。
“老哥,你没发烧吧?那是什么?那是超导合金!比金刚石还硬!你跟我说用手搓?你当是搓面条呢?”
马振邦的声音里充满了荒谬感。
李建国被他吼得缩了缩脖子,但还是坚持着说道:“马总工,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指着图纸上那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虽然他根本看不懂,但他能凭着几十年的经验感觉到这种材料的“脾气”。
“这个东西,它……它‘性子烈’,吃软不吃硬。你用机器硬拉,它肯定跟你对着干,直接就‘断’了。”
“所以,不能‘拉’,得‘挤’。”
“挤?”马振邦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对!”李建国的眼睛亮了起来,话也说得流利了一些,“咱们做一个模具,把熔融状态的合金,用高压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就像……就像挤牙膏一样。”
“在它成型的瞬间,再用您说的那个……液氮,给它快速降温定型。这样它的内部结构,就不会被破坏了。”
李建国将这个过程,命名为“手工挤压成型+低温退火复合工艺”。
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挺唬人。
但在场的专家,听完之后却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
孙连成院士第一个摇了摇头。
“老李师傅,你的想法很好,但根本行不通。”
“首先,0.8毫米的线材,你用什么来做挤压模具?而且还要承受高温高压。什么样的材料能达到这个要求?”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精度问题。手工制作的模具怎么可能保证微米级的精度?挤出来的线材,粗细不均,还有什么用?”
“没错,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手工怎么可能超越机器?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专家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他们承认老工人的经验很宝贵,但在绝对的科学精度面前,任何经验都显得苍白无力。
李建国被他们说得满脸通红,嘴唇哆嗦着,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他只是一个工人,他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
他只相信自己的手。
眼看着这位刚刚鼓起勇气的老人,就要被专家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马振邦,却突然开口了。
“都他妈给老子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