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深处传来的那声夹杂着哭腔的报告,让整个红星湾总控室都沸腾了。
“成功了!”
“‘愚公’部队,啃开了地球的骨头!”
陈琳博士的团队将燕山工程处传回的数据,与全球地震监测网的异常信号进行比对,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结论。
“总师,根据我们的模型推演,马总工他们那台‘土法’脉冲钻头,实际工作效率,已经达到了您原始设计方案的百分之七十!”
用一堆废铜烂铁,拼凑出了一台达到未来科技七成功力的“神器”!
陆云看着屏幕上,那深不见底的隧道剖面图,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把最顶尖的理论交给这群最具创造力和执行力的“疯子”,他们真的能把天给捅个窟窿。
“告诉老马,悠着点。”陆云对着通讯器说道,“安全第一。”
然而工程上的巨大突破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特种材料研究所。
孙连成院士,拿着那份刚刚出炉的【hx-1】超导合金样品检测报告,脸色铁青。
他面前站着全国最顶尖的五十多名材料学专家和冶金工程师。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沮丧。
“各位,‘土法炼钢’我们成功了。”孙连成的声音,沙哑而沉重。
“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他将报告拍在桌子上。
“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更严峻的挑战。”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一行字:
【超导线材拉制】
“按照总师的设计,‘太阳炉’的磁力之笼,需要用到总长度超过一万公里的【hx-1】超导线材。”
“这些线材的直径必须精确控制在0.8毫米。”
“并且在拉制过程中要绝对保证其内部的晶体结构不被破坏,超导性能不能有任何衰减。”
“否则一旦通电,一根线材的失效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磁力之笼瞬间崩溃!”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尝试了。”一名来自沪市钢铁研究所的专家,声音干涩地说道,“我们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拉丝机,但【hx-1】合金的物理特性太诡异了,它在常温下又脆又硬,根本不具备延展性。”
“我们强行拉制的结果是,成品率不足百分之一,而且那百分之一的成品,内部晶体结构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超导性能几乎完全丧失。”
“我们……造不出合格的线材。”
孙连成院士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用纸和笔疯狂地进行着计算。
三天后。
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出办公室时,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计算稿。
他召集了所有人公布了一个让人绝望的结论。
“我计算过了。”
老人的声音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想要通过常规的拉丝工艺,制造出合格的【hx-1】线材理论上的成功率是零。”
“除非我们能发明一种全新的,能够实现‘原子级精度控制’的拉丝技术。”
“而根据我的推算,要实现这个技术突破,大概……需要两百年。”
两百年。
又是一个“两百年”。
如果说之前马振邦面对的是工程上的“愚公移山”。
那么现在孙连成他们面对的,就是技术上的“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