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末,云栖书院的修复有个小范围的展示,”沈墨放下茶杯,手指轻轻碰了碰杯壁,状似无意地提起,“就是给几个一直支持古建修复的朋友看看初步的成果,比如修好了的门窗,整理出来的碑刻。”他顿了顿,看向林知意,眼神坦诚,带着一点期待,却没有丝毫逼迫,“如果你有时间,想请你过来看看。另外……上次你说井水泡茶好,那天想用来待客,也想请你帮忙看看,水温、投茶量,是不是合适。”
林知意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帮忙看茶”,是沈墨在邀请她,走进他的世界——那个有古建、有修复、有他热爱的事业的世界。以前的她,习惯了躲在“颐园”这个小小的壳里,习惯了只和茶、和熟悉的客人打交道,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心里总会生出一丝怯懦。
她想起离婚后那段日子,连出门找工作都觉得害怕;想起刚开“颐园”时,面对客人的挑剔,会偷偷躲在后台哭;可现在,她已经能从容地打理茶馆,能平静地面对赵凯的回归,能在陈老师的点拨下找到自己的方向。她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依附别人的林知意了,她有自己的茶馆,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力量,为什么不能坦然地接受这份邀请?
“好。”她抬起头,看着沈墨,声音清晰而平静,没有犹豫,“我很想看看修复后的书院,也很乐意帮你看看茶水。”
沈墨的眼里瞬间掠过一丝光亮,像星星落在了水里,他的唇角轻轻弯起,不是刻意的笑,是从心里透出来的温和:“那我下周末来接你。”
他走后,林知意收拾着茶桌,食盒里还剩下两个青团,艾草香还在空气中飘着。她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灯光落在脸上,能看到眼底的柔和——这一年多来,她的笑容多了,眼神也亮了,不再有以前的焦虑和不安。她忽然觉得,这种像少女一样,因为一点小事就心跳加速的感觉,其实也很好,不是迷失,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新可能的期待。
晚上给安安视频的时候,小家伙抱着兔子玩偶,凑在屏幕前,眨着大眼睛问:“妈妈,你最近好像总是笑,是不是因为沈叔叔经常来呀?”
林知意的心轻轻一颤,她没想到,孩子的眼睛这么亮,能看出她的变化。她没有否认,只是温柔地问:“那小雨喜欢沈叔叔吗?”
安安歪着头想了想,小脸上露出认真的表情:“喜欢呀!沈叔叔说话轻轻的,上次他来,还在院子里给我用草编了小兔子,比我在幼儿园里看到的都好看。他还跟我说,他修的那个大房子(书院)里,以前有很多小朋友在那里读书,还有很多好看的画,他说以后要带我去看。”
听着女儿纯真的话,林知意的心里像被暖风吹过,软软的,甜甜的。她以前总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影响到安安,担心安安会不接受新的人、新的生活,可现在看来,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沈墨的温和与耐心,显然赢得了安安的好感。
挂了视频,林知意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景。“颐园”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像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了她的路。她知道,沈墨的出现,不是打乱了她的生活,而是给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有古建的沧桑,有修复的匠心,有分享的喜悦,有被懂得的温暖。
他们就像两棵相邻的树,各自在自己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却因为风的传递,能感受到彼此的气息,能看到彼此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他们不试图改变对方的方向,却能相互陪伴,相互照亮,一起迎接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夜深了,“颐园”里很静,只有炭炉上的水壶还在轻轻冒着水汽,茶香还在空气中弥漫。林知意坐在茶桌前,拿起那把沈墨喜欢的紫砂壶,指尖摩挲着壶身的竹纹,心里充满了安定和期待。她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章节,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有润物无声的温柔,笔触从容,墨色温润,像一杯慢慢泡开的老茶,越品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