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林微躺在房间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房间里还保留着她小时候的样子,书桌上摆着中学时的奖状,墙上贴着周杰伦的海报,衣柜里挂着几件学生时代的衣服。她拿出手机,点开闺蜜苏晴的微信,对话框里还停留在中午苏晴发来的消息:“微微,我给你推了个男生,长得帅,家境也好,你赶紧聊聊!”
厅的落地窗。林微盯着照片看了几秒,然后关掉了对话框。她不是不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人,只是她忘不了,刚工作那年,她在地铁里看到的一对老夫妻——老爷爷牵着老奶奶的手,慢慢地走,老奶奶说“今天的夕阳真好看”,老爷爷笑着说“比你年轻时还好看”。那一刻,她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找一个能和自己一起看夕阳的人,而不是一个“条件合适”的人。
凌晨五点半,林微准时醒了。她穿上运动服,换上跑鞋,轻轻带上门,走进了清晨的街道。初秋的早晨很安静,只有清洁工扫地的声音,还有早起的鸟儿在树上鸣叫。她沿着护城河慢慢跑,风里带着桂花的香气,拂过脸颊时,带着一丝清凉。
河边有几个晨练的老人,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一对老夫妻在散步,老爷爷背着老奶奶的包,手里拿着一杯热豆浆,时不时递给老奶奶喝一口。林微笑了笑,加快了脚步。她喜欢这样的早晨,安静、平和,没有催婚的唠叨,没有世俗的眼光,只有她自己,和心里那份不慌不忙的坚持。
跑完步,林微在路边的早餐铺买了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坐在长椅上慢慢吃。阳光从东边的天空升起来,金色的光芒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像撒了一把碎金子。她拿出手机,点开工作群,看到领导发的消息:“周一上午九点,开会讨论新品策划方案。”林微咬了一口包子,在心里默默规划着周末的安排——周六上午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午在家改方案,周日去咖啡馆写ppt,顺便把苏晴约出来,跟她好好说说自己的想法。
吃完早餐,林微起身往家走。路过一家花店时,她停下来,买了一束向日葵,明黄色的花瓣,像小太阳一样,看着就让人心情变好。她想,把花放在客厅里,母亲看到了,或许心情会好一点。
回到家时,母亲已经起床了,正在厨房里做早餐。林微把向日葵插进花瓶里,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然后走进厨房,从背后抱住母亲:“妈,对不起,昨天让你生气了。”
赵秀兰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转过身,看着女儿眼角的笑意,语气软了下来:“妈也不是要逼你,就是……就是担心你。”
“我知道。”林微笑着说,“妈,这束向日葵送给你,你看,多好看。就像我,虽然现在一个人,但我过得很开心,很充实。你放心,我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
赵秀兰看着茶几上的向日葵,又看了看女儿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转身继续煎鸡蛋:“早饭快好了,洗洗手准备吃吧。”
周末的下午,林微坐在咖啡馆里,面前放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新品策划方案的初稿。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键盘上,暖洋洋的。她喝了一口拿铁,打开专业书,认真地做着笔记。旁边桌的情侣在低声说笑,女孩靠在男孩的肩膀上,笑得很甜。林微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改方案。
手机响了,是苏晴发来的微信:“微微,你真的不考虑那个男生吗?人家都主动问我你什么时候有空了。”
林微回复:“晴晴,谢谢你,但我真的没感觉。感情不是买菜,不能因为‘新鲜’‘便宜’就买,得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才会觉得香。”
苏晴回复:“你啊,就是太固执了。行吧,我不催你了,但你要是遇到喜欢的,一定要告诉我。”
林微笑着回复:“好。”
关掉微信,林微看着屏幕上的方案,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她想起刚工作时,领导对她说:“林微,做品牌策划,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慢慢打磨,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她想,感情或许也是这样,急不得,得慢慢等,慢慢磨,才能等到那个对的人。
咖啡馆的时钟指向下午五点,夕阳透过玻璃窗,把林微的影子拉得很长。她保存好方案,合上电脑,拿起包,走出了咖啡馆。街道上华灯初上,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林微走在人群中,心里很平静。她知道,她的“等待”不是被动的停滞,而是像“云上于天”那样,在默默积蓄力量,等待一场属于自己的“雨”。
回到家时,客厅里的向日葵开得正艳,母亲在厨房里做饭,父亲在看电视。林微换了鞋,走进厨房,帮母亲择菜。赵秀兰看着她,忽然说:“下周你王阿姨侄子的事,要是你不想去,就算了。”
林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妈,谢谢你。”
“谢什么,”赵秀兰避开她的目光,继续择菜,“我就是觉得,你开心最重要。”
那天晚上,林微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忽然很踏实。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很多人催她结婚,或许还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眼光,但她会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因为她相信,真正的幸福,从来都不是将就来的,而是等出来的——等风来,等花开,等那个对的人,笑着向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