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芷澜心头一热,眼眶竟有些发酸。她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记者,灵魂穿越到皇子之身,本只为求生自保,却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这么多友情与力量。她看着拓跋沁眼中的赤诚与担忧,竟一时语塞。这张形似青年小李子的绝美面容,在她心中激起了一阵又一阵波澜。
“大汗放心,”她终于开口,声音坚定,“我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此时,王宫远处已站满了百姓。有人挥着布巾,有人捧着奶酒与干粮递向使团士兵,孩童在人群中穿梭,高喊着“送公主!送使团!”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扎娜公主骑在马上,朝人群挥手大笑;包梦璃坐在马车里,轻抚肚腹,望着城门露出温柔笑意。
拓跋沁最后嘱托了一句:“替我向曾夫子问好……”便松开手,后退一步,抬手行了东胡最重的军礼。百官随之躬身,百姓纷纷跪拜。
那一刻,夏芷澜站在人群中央,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重量压上肩头——她不再是那个只求自保的穿越者,而是一个被托付了希望的“皇子”。
马蹄声起,车轮滚动。她回头望去,拓跋沁仍伫立原地,身影在晨光中显得孤寂而伟岸。她猛地攥紧缰绳,心中默念:我一定会回来,带着和平,带着希望。
燕城的欢呼声渐远,而她眼中的泪,终于滑落。
校事府密探彭成日夜兼程、快马加鞭,不过十天便赶回京城,天未亮就将密报呈入皇宫。不出半日,五皇子即将回京的消息,像一阵春风,悄然吹进了大周皇城的每一个角落——东宫、灵玦王府、秘书监、国子监……所有与五皇子有过交集的人,都因这则消息而心潮起伏。
此时,兰林殿内,花香袅袅。萧皇后与刘贵妃正坐在临窗的紫檀案前,手中摆弄着刚送来的各色鲜花。宫女们轻手轻脚地递上剪刀、瓷瓶与香炉,殿内一派宁静雅致。
忽然,一名小太监匆匆进来,跪地禀报:“启禀皇后、贵妃,五皇子殿下率使团已于五日前从燕城出发,约十五日后即可抵达京城!”
刘贵妃手中的玫瑰花枝一颤,差点掉落。她随即展颜一笑,眼眸亮得如星子坠落:“真的?太好了!岚儿在东胡待了这么久,总算平安回来了。”
她转头对皇后道:“姐姐,等他回京,怕是已入夏了。我得提前命人给他赶制几套夏常服,轻纱的、冰丝的,都得备上,别让他热着。”
皇后轻抿一口茶,笑意温婉:“你倒是上心得紧。不过也好,岚儿这一趟为国奔波,风尘仆仆,回来总得让他觉得家是暖的。”她顿了顿,目光深远,“他这趟回来,应该要好好歇歇了。我会跟陛下说说,不要再给他派任务了。”
刘贵妃点头,指尖轻轻抚过花瓣:“嗯嗯,谢谢姐姐……陛下同意最好了,但是也得尊重孩子的意见。我相信他。”
两人继续插花,可动作间多了几分轻快,连殿内的香气,似乎都甜了几分。
消息传到灵玦王府时,陆季、赵谏几人正伏案批阅文书,他们眉头微蹙,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滑动,时不时提笔批注几句。
项阶坐在对面,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账册,一边核算一边低声念叨:“这季度古玩出得比较多,进货的波斯琉璃卖得也可以,但北边的商路因战乱断了两个月,得尽快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