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元十二年,深秋的西京城,像被岁月浸染的古画,街市上弥漫着别样的韵味。秋风裹挟着丝丝凉意,穿梭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间。两边店铺的旌旗猎猎作响,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晃。
多亏了皇帝的支持,夏芷澜头天夜里请的奏折,皇上第二天一早就批准了,并且还加了个彩头——活动由京兆尹全程协办,最终优胜者可获准上朝由皇上钦赐“京城学霸”称号!
不到一天功夫,京兆尹就将活动通知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并在皇榜处专门差人大嗓门宣传讲解选秀活动。一时间,“京城有学问”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士林。
秘书监在西京城四角的钟鼓楼下分设四个海选现场,每日辰时击鼓开选,酉时鸣钟收兵。夏芷澜站在钟楼飞檐上俯瞰,广袖飘飘的士人、布衣粗服的寒门学子、甚至裹着头巾的胡商都挤在青石板路上,像极了现代选秀的盛况——只是这古代版本的“海选”,多了几分肆意与狂狷。
“五殿下这选秀,怕是要惊动九泉下的嵇康阮籍了。”京兆尹梁弘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嘀咕。
海选评委由陆季五人和另三位秘书监的直学组成,他们每两人负责一个分会场,每日端坐于竹帘后,看着各色人等轮番登场。而每个会场周围,都被看热闹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一些小商贩也趁机在旁边摆摊卖烤胡饼和小吃食——真古代竟然透露出一种现代仿古商业街的感觉。
东鼓楼会场,第一个上台的是个圆滚滚的书生,怀里抱着比人还高的竹简。“在下王三翩,专攻《诗经》三百篇!\"他瓮声瓮气说完,突然开始原地转圈背书,活像只被点了穴的陀螺。
旁边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取笑道:“转得好!转得妙!”评委席的两个人脸色铁青,用笔在竹片上记了个“疯癫”。
“停!”乔慷拍着桌子,说道:“现在进入快问快答环节!请问‘窈窕淑女’的下一句是?”
王三翩突然僵住,鼻涕泡都忘了破:“啥……窈窕……求之不得?”全场爆笑。乔慷憋着笑宣布:“答错!下一位!”
西鼓楼会场,有位披散长发的男子自称“竹林遗风”,效仿刘伶醉酒,拎着酒葫芦踉跄吟诗:“天地为庐,四海为席,学问岂在雕章琢句?”吟完竟然倒在地上呼呼入睡了。
评委以为此是设计,等了老半天都没有下文,底下看热闹的观众也等不及了,纷纷喊着“下台!下台!”,待到许桦刚准备出去叫醒他,他却突然清醒,挥毫写下《庄子·逍遥游》注解,笔走龙蛇,惊得许桦与直学击掌赞叹。
北钟楼会场,有位寒门女子,素衣荆钗却气度不凡。她以《周易》卦象解析旱灾,提出“凿渠引水,分田蓄洪”之策,言辞犀利如刀:“若朝廷不破门阀垄断水利,纵有万卷经书,亦是纸上谈兵!”陆季与旁边直学听罢,当场掷出通过牌,惊得周遭士人咋舌。
南钟楼更热闹,一个胡商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却将《九章算术》与西域算法混用,算出赋税新法,项阶听闭连连称奇……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第五日,一世家公子骑着驴子登场,自称“模仿嵇康打铁”,却将铁匠炉改造成“蒸汽机关”,声称能“一日铸百剑”。陆季连连摇头,围观群众也在那里嘘声一片。
夏芷澜在二楼抚掌大笑:“魏晋狂士之风,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