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灼华园,荀若楠还在远香阁等候,陆季等六人则在整理夏芷澜白天交代地任务——收集寒士们对于中正官渎职的证词。荀若楠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道:“公子,结果如何?”
“搞定!”夏芷澜回道:“明日行动!”
“公子怎知文太守会帮忙呢?”
“他没有理由不帮,就是他要帮我的理由。”夏芷澜拿起案上的糕点狂啃起来,一边吃一边说:“若楠你应知文太守为萧太尉门徒,是萧太尉发现并提拔了他,所以他理应追随萧太尉。”
“是的,这个相信朝堂中人无人不知。”
“而全国大小中正官,皆为礼部任命,礼部谢尚书为韩司徒门徒,大中正谢特更是谢尚书的族叔,所以小小的洛阳就存在萧韩两家争锋的局面。”
夏芷澜吃得太快,差点噎住,缓一会儿才接着道:“但是谢特在洛阳根植已久,明显更占上风,这也是当年萧太尉力保文太守上位的原因,洛阳乃朝廷重镇,各方需要安插自己的势力。文太守身世清白、能力突出,在韩司徒党包围的情况下,还能将洛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实属不易。”
“嗯嗯,洛阳的发展,士子们和老百姓也都看得到的。”
“但是韩司徒党对文太守的攻讦其实一直都未停止,从谢特把持九品中正选才开始,虽然萧韩两家暗地里有自己的默契,但是文太守只统领洛阳军政大权,教育选才之权却并不在其手里,一方面是出于最初九品中正制度设计,另一方面也是韩司徒势力在洛阳比文太守早,后者很难再插手进去。”
夏芷澜喝了一口水,道:“当然这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文太守在选官方面可以置身事外腥臊不沾;而消极的一面是随着韩司徒派系的官员越来越多,文太守执政时遭遇的阻力也就越来越大。这几年御史台对他的弹劾越来越多,无非是韩司徒党看其地位愈发牢固,想将他拔掉。”
“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他才愿意与你合作。”
“不仅如此,”夏芷澜低声对荀若楠说道:“今日校事府还带来了皇上的密旨,授我为钦差大臣,统领全权,便宜行事。”
“小女子参见钦差大人!”荀若楠假意行礼,开玩笑道:“我第一次见无兵无马没车没架子的钦差呀。”
“哈哈,谁说我没兵没马的,你就是我的兵马大元帅,陆季他们就是我的冲锋大将军啊!”夏芷澜笑道:“打仗不一定要靠武力,上兵伐谋,思想斗争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点,如果这次是皇上授意,拿洛阳开刀,是否也会触动萧太尉一派的利益,毕竟这些中正官和士子中也有不少他们的人。”荀若楠忧虑道。
“对于萧太尉来讲,是除毛去皮,而对韩司徒来讲,可就是伤筋动骨了。萧太尉一派应该乐见于此,不会甘冒风险。”夏芷澜思虑了一会儿,说道:“皇上此意应该杀鸡儆猴,敲打两派结党营私之举,我们只有将此案办完,才有机会向皇上陈词革新九品中正制的方案。”
“钦差大人真是思虑周全,想得长远。”荀若楠打趣道。
“今日早点歇息,明日和我一起去太守府看戏!”夏芷澜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