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陆季早早来到远香阁,手里揣着一本《大周太学补遗纲要》,呈予夏芷澜。夏芷澜和荀若楠一边看,一边听他讲,几人又开始思想碰撞,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了,夏芷澜恍然间好像回到现代在编辑部开策划会的感觉。
当讨论结果最终尘埃落定,三人都兴奋异常,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宏伟蓝图:大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有所成,一派国泰民安、欣欣向荣之景象。
“陆季君,请你按照今日商讨之结论再记录成册,不日随我回京城,我带你面见皇上,呈予其定夺。”
“感谢王爷!”陆季听后更加激动,向夏芷澜深深地鞠了一躬。
“咦”,夏芷澜扶起他,微笑道:“别介,你忘了,私下里我们应以学友相称。”
“那谢谢公子!”陆季声音仍在颤抖。
“陆季君,我欣赏的是你出类拔萃的才学、不畏权贵的态度和报国安民的理想,”夏芷澜正色道:“日后我推荐你入京,不能保证你做多大官,但是一定会保证你发挥你的才能,一起实现我们的设想。”
“公子,陆某人不期待做官,只要能为天下士子行前路,为国家和百姓做好事,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此次下洛阳,除了为朝廷发掘人才,也是为查清九品中正之积弊,敲打门阀世家。”夏芷澜说道:“从我接触过的这些世家大族来看,其腐朽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门阀不除、太学不振,寒门士子将永无出头之日。这次我们务必彻查洛阳弊案,以儆效尤。”
“我听说司州大小中正和各大家族每年都会秘密聚会,分配品评名单,当然免不了利益输送与争夺。”陆季说道。
“司州大中正就住在洛阳,据说他家里有一本账簿”,荀若楠补充道:“天庆九年,平阳品评弊案发,查到平阳郡太守与小中正收受世家贿赂,联合卖官鬻爵,两人在廷尉受审时曾告发司州大中正有一本各地世家及小中正行贿的记录,后来此案在往上查办过程中,两人在狱中离奇身亡,也就死无对证不了了之了。”
“离奇身亡?”夏芷澜疑惑道。
“是的,最后两人定性为畏罪自杀”,荀若楠回答道:“这个案子我爷爷有跟我讲过,不过如今事过十余年,追查起来怕是也无从下手了。”
“此案查不了,但是账簿还在嘛。”夏芷澜道:“只要我们拿到账簿,就有机会揭开真相,将贿赂舞弊者一网打尽,还给士子一片公道。”
“公子有什么计划?”荀若楠绕声问道。
“我想夜探中正府!”
“公子莫急”,荀若楠笑道:“咱可以白天先去探一遍——不知道公子有无兴趣去大中正府参观参观呢?”
“怎么参观?”夏芷澜问道:“听说他不是非显贵不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