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无名信号与微光前哨(1 / 2)

那缕微弱、古老且非主动泄露的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白瑜哨站内部激起了新的涟漪。在确认了“灯塔”盘踞“摇篮后花园”,前路受阻的当下,任何可能与失落“火种”相关的线索,都显得弥足珍贵。

“信号源坐标精确度如何?周围环境评估结果?”白瑜立于核心穹顶,目光落在星图上那片位于凋零地带外围、未被详细探索的区域。那里距离哨站主体约十七个标准跳跃单位,处于永恒凋零力场影响的边缘,规则相对稳定,但也正因如此,更容易被忽略。

“坐标已精确至百万公里范围。信号源位于一个自然形成的小型空间褶皱内部,褶皱外部有微弱的能量乱流,具备一定天然隐匿效果。”逻辑圣火迅速回应,“环境扫描显示,该区域物质密度极低,未发现大型天体或已知文明活动痕迹。规则背景与凋零地带同源,但强度衰减了约89.7%,处于可长期生存的临界值附近。”

一个理想的藏身之所?还是某个古老设施因岁月侵蚀而偶然暴露?

“派遣的隐匿单位有何发现?”

“单位‘幽影’已抵达外围,正在进行谨慎渗透。初步传回数据显示,空间褶皱内部结构稳定,存在非自然形成的几何结构轮廓,风格……与已发现的摇篮遗迹有相似之处,但更为简陋和实用化。信号源位于结构体深处,持续不断,但能量等级极低,似乎只是某种……维持基本功能的背景辐射。”

一个仍在运作的、风格古朴的摇篮设施?这几乎可以肯定与“火种”有关!

“保持最高级别隐匿,禁止‘幽影’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或深入探测。”白瑜立刻下令,“在设施外围布设远程监视节点,记录所有能量波动与规则变化。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绝不能惊动可能存在的居住者。”

她沉吟片刻,一个新的计划在脑海中形成。

“逻辑圣火,抽调资源,在信号源所在空间褶皱附近,选择一个规则相对稳定、易于防御且不易被探测的隐蔽位置,建立一座微型前哨站。”

“前哨站规模要小,功能以隐匿、观测和中继通讯为主。配备基础的自我维持系统和静滞伪装力场。代号:‘微光’。”

“其任务有二:一,长期、不间断地监视信号源设施的动静;二,作为我们向‘起源星云’方向进行远航探索的第一个跳板和补给点。”

既然“摇篮后花园”暂时成了禁区,那么这条意外发现的、可能指向其他“火种”或线索的路径,就必须牢牢抓住。“微光”前哨站将如同一只无声的眼睛,替她注视着这片未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