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起源星痕与时空褶皱(1 / 2)

离开了龙骨星域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与沉重,【根源方舟】沿着观测终端给予的坐标,驶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充满“活性”与“混乱”的星空。

这里便是“起源星痕”。

与龙骨星域那种万物终结般的凝固感截然不同,起源星痕给白瑜的第一感觉是——沸腾的“源头”。空间的底色并非黑暗,而是一种不断变幻的、如同极光般的瑰丽色彩。远处,并非稳定的星辰,而是无数不断诞生、膨胀、又骤然坍缩的星云状结构,它们如同宇宙的呼吸,喷洒出弥漫的、蕴含着原始能量与规则碎片的光雾。

这里没有明确的航道,只有无数扭曲、交叠的时空褶皱和能量流。方舟仿佛驶入了一个由纯粹可能性构成的海洋,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规则帆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无法进行直线航行,只能如同冲浪者般,小心翼翼地驾驭着那些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在混乱中艰难前行。

“检测到高强度时空曲率变化……规则不稳定区域……建议规避……”

“左前方探测到新生微型星云,能量辐射剧烈……”

“警告!遭遇时空涡流,稳定性下降!”

逻辑圣火的警报声比在破碎旋臂时更加频繁。这里的规则混乱并非源于毁灭,更像是……创造过程中的副产品?一种宇宙尚未完全“定型”时的原始躁动。

白瑜将感知提升到极致,三相归源之力与方舟龙骨深度融合,那万古星辉在如此活跃的环境下,仿佛也变得更加灵动。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规避危险,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和“顺应”这片星域的独特规则。

她发现,那些不断生灭的星云,其坍缩与爆发并非完全随机,似乎遵循着某种更深层的、混沌而宏大的韵律。那些时空褶皱,也并非全是陷阱,有些内部蕴含着相对稳定的“气泡”空间,甚至可能隐藏着捷径。

“尝试捕捉前方星云坍缩时的规则涟漪,计算其能量衰减轨迹。”白瑜下达指令,她想要利用这些自然现象作为航行的参照物和助推力。

方舟如同一个在暴风雨中学习驾驭风浪的水手,开始进行更加大胆而精细的操作。它不再一味躲避星云的爆发,而是在精确计算后,偶尔会切入爆发的边缘,利用其磅礴的能量激流进行短距离的加速;它也不再完全绕开时空褶皱,而是尝试寻找那些相对稳定、可以通行的“褶皱隧道”。

这个过程极其危险,对方舟的机动性和白瑜的计算力都是巨大的考验。有一次,方舟险些被一个突然生成的微型黑洞捕获;另一次,则误入了一片规则完全混乱的区域,导致内部生态循环短暂失灵,若非星火种子及时稳定住核心,后果不堪设想。

但高风险也带来了高回报。在这种极限压力下,方舟新强化的龙骨和能量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实战检验,性能愈发稳定。白瑜自身对规则的理解和掌控,尤其是对“混沌”与“秩序”边界的那种微妙平衡,也变得更加深刻。她甚至开始尝试,将一丝起源星痕这种原始的、充满创造与毁灭意味的规则韵律,引入自身的三相归源之力中。

航行在挑战与成长中持续。方舟逐渐深入起源星痕的腹地。

这里的景象变得更加光怪陆离。他们看到由纯粹光构成的生命体在能量海中遨游,看到物质如同流水般在空间中随意塑形又消散,甚至穿过了一片区域,那里的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仿佛进入了某个古老的回响。

就在方舟按照坐标,即将抵达目标点附近时,他们遭遇了进入起源星痕以来最奇特,也最令人不安的景象——

那并非自然现象,也不是远古遗迹。

那是一片……“凝固的战场”。

无数舰船的残骸,风格各异,来自截然不同的文明时代,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般,静静地悬浮在一片相对稳定的虚空之中。有的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有的则呈现出爆炸瞬间的绚烂,有的甚至保持着能量对轰时那扭曲的光束……所有的一切,都凝固在了一瞬间,仿佛时间在这里被彻底剥离。

这些残骸上,感受不到任何岁月的痕迹,也感受不到能量残留,只有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悸的“静止”。就连方舟的探测波扫过,也如同泥牛入海,无法激起任何涟漪。

“这是……时间静滞场?” 曦的分身传递来难以置信的波动。

盖亚的意念也充满困惑:“…感受不到…任何时间规则的流动…仿佛…它们被从…时间线上…彻底…‘剪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