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数据包与织网阴影(1 / 2)

离开了那片沉睡着观测终端的最终寂静之地,【根源方舟】沿着来路,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巨大的骨骼遗骸之间。与来时的探索与寻觅不同,此刻的方舟内部,弥漫着一种沉甸甸的、混合着收获与忧虑的氛围。

收获是巨大的。仓库中堆放着采集自远古遗骸的、蕴含着磅礴规则力量的碎片与尘埃,这些足以让方舟的龙骨与核心系统完成一次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那个来自未知高等文明的“观测终端”所传递的信息——那份动态宇宙星图,以及最后那个指向“起源星痕”的坐标与“数据包”。

忧虑也同样深重。星图上那不断扩张的、代表虚无暗潮的黑暗区域,如同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她们抗争之路的漫长与艰难。而观测终端最后警告中提到的“‘织网者’……活动……加剧”,更是让白瑜心中那根一直紧绷的弦,发出了更清晰的颤音。

一回到相对安全的航行状态,白瑜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那个“数据包”的解析之中。

数据包并非存储在物理介质上,而是那束暗银色光束直接烙印在方舟核心数据库里的一段极其复杂、层层加密的信息流。其加密方式前所未见,并非单纯的能量锁或逻辑谜题,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更高维度数学规律的结构。

即便是逻辑圣火,解析起来也异常艰难,进度缓慢。

在等待解析结果的同时,白瑜也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她下令工坊立刻开始利用收集到的远古材料,对方舟进行第一阶段的强化。

首先进行的是龙骨本身的“滋养”与“生长”。那些蕴含着原始规则力量的骨骼尘埃,被生命熔炉小心地转化为一种活性基质,均匀地涂抹、渗透进方舟那由世界之枝构成的龙骨之中。过程如同给干涸的大地灌溉甘霖,乳白色的龙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温润、厚重,内部流动的万古星辉也似乎变得更加凝聚和明亮。龙骨的“存在”根基被进一步夯实,对规则冲击的抗性显着提升。

接着是核心能量回路的升级。利用那些相对细小的规则碎片,工坊开始替换和强化方舟内部关键的能量传导节点。新的回路能够更高效地承载和运转白瑜的三相归源之力,使得规则帆的效率和星光护膜的强度都得到了可观的提升。

整个方舟仿佛在进行一次深度的“淬炼”,气息变得更加内敛而危险。

就在龙骨强化初步完成,方舟整体性能提升了近三成之时,逻辑圣火对“数据包”的解析,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外层加密被成功剥离,露出了内部的核心信息。

这并非某种武器的蓝图或超级科技,而是一份……研究报告?或者说,是那个被称为“摇篮守护者”(这是逻辑圣火从数据包碎片中解析出的、对该未知文明的自称)的文明,关于宇宙底层规则,尤其是关于“虚无”与“存在”本质的终极探索的一部分。

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

他们认为,“虚无暗潮”并非宇宙自然演化的必然产物,其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具有“意志”的、超越了当前宇宙维度的“推动力”或“现象引擎”。他们将这个假设中的存在,称之为——“归墟引擎”。

报告指出,“归墟引擎”并非传统意义的生命或意识,它更像是一种遵循着某种极端“简化”或“终结”规则的宇宙常数修正机制。它的“目标”,就是将复杂、有序的宇宙,推向最终的、没有任何结构与信息的“热寂”状态。而虚无暗潮,不过是这个“引擎”在物质宇宙层面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执行工具。

更让白瑜心惊的是,报告在最后的部分,提到了“织网者”。

“摇篮守护者”文明在覆灭前夕,通过对高维规则的探测,隐约察觉到了“织网者”的存在。他们认为,“织网者”可能是与“归墟引擎”处于同一层级、甚至可能相互制约的某种“观测性存在”或“叙事层面干预者”。它们并非直接参与秩序与虚无的战斗,而是如同局外的记录员或……实验观察者,注视着宇宙中一切变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