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地下传感器捕捉到了一阵微弱但清晰的震动。
信号源——“断脊岭”方向!
经过系统放大和过滤,那阵震动被还原为四声短促的枪响。
林九立刻将其与“静火”的档案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
这四声短响,正是“静火”部队内部用于确认“最高优先级情报”的回应节奏!
鱼儿上钩了。
“赵雷,”陈牧转向他,“你的活儿来了。”
三天后,一队由林九伪装带领的补给队,以“弹药常规轮换”为名,抵达了“断脊岭”。
他们送去的是一批经过精心“加工”的老旧弹药,每一发子弹的底火里,都掺入了一丝微不可见的特种磷粉。
这种磷粉在击发的高温高压下,会在枪膛内壁留下一层只有在特定频闪紫外线下才会显形的荧光残留。
与此同时,赵雷以“枪械技术巡检”的名义,带着一个便携式频闪仪,申请进入了“断脊岭”的枪械库。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对方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常。
直到赵雷从枪械库出来,向陈牧的终端传回一张照片时,这场无声的战争才真正迎来了赛点。
照片上,三把“蝰蛇-IV型”突击步枪的枪膛内部,在紫外线下泛着幽幽的蓝色荧光。
更致命的是,赵雷通过便携显微镜拍摄的撞针磨损形态,与“静火”档案中记录的独特模式,完全吻合。
人赃并获。
“现在可以动手了吧?”赵雷的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我带人把他们一锅端了!”
“不,”陈牧摇了摇头,他的目光掠过地图上那三个闪烁的红色据点标识,眼神冰冷得像手术刀,“暴力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最愚蠢的手段。我要让他们,被自己最信赖的武器所抛弃。”
当天下午,联盟所有据点的负责人都收到了来自陈牧的最高指令: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确保“七声唤醒”协议的绝对精准,联盟将启动“枪械共鸣校准计划”。
计划要求所有据点在当晚十点整,同步向天空试射标准七声,中控系统将实时捕捉所有枪声音频,通过全新的共鸣算法,自动校正各据点的频率偏差。
这是一封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技术升级通知,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陈牧和林九已经在中控系统的核心算法中,植入了一段致命的识别逻辑——任何在校准期间使用非登记枪械,或枪声节奏出现“静火”暗号那种刻意偏移的据点,其信号将被系统自动判定为“恶意干扰源”,并立即、永久性地切断其与联盟网络的一切中继权限。
这等于是在信息层面上,对他们执行了死刑。
晚上九点五十分,中控室内落针可闻。
陈牧站在巨大的地图光幕前,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看着那代表着“沙眼”、“灰谷”和“断脊岭”的三个红点。
十点整。
联盟各地的枪声,如同约定好一般,在广袤的废土上空此起彼伏地响起。
地图上,代表各个据点的标识开始同步闪烁绿光。
然而,当“断脊岭”等三个据点的枪声响起时,那熟悉的、带着微小偏移的节奏,如同一滴毒药滴入了清澈的水中。
几乎在枪声响起的同一瞬间,中控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响彻全室:
“检测到非协同行为……识别为恶意干扰源……正在执行隔离协议……”
光幕上,那三个刺眼的红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灭了电源,瞬间黯淡下去,变成了代表离线的灰色。
它们被彻底踢出了联盟网络,变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
整个过程,没有流一滴血,没有废一颗多余的子弹。
赵雷和林九都看呆了,他们没想到,一场足以引发联盟内战的巨大危机,就这么被陈牧用一行代码,一场“技术演习”给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陈牧依旧凝视着地图上那几处熄灭的灰色标记,许久,他才轻声开口,仿佛在对那些远在天边的敌人,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想用枪声杀人,就得先骗过枪本身……你们输了。”
危机暂时解除,中控室里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赵雷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头儿,你这招釜底抽薪,真是绝了!这下,那帮‘静火’的余孽就算想闹事,也成了聋子和瞎子。”
陈牧却并未露出轻松的神色,他转过身,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赵雷身上。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
“威胁清除了,但根源还在。”他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命令,“赵雷,通知‘铁砧’据点,明天一早,我去训练场看看。”
赵雷一愣,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牧会突然关心起训练场的事。
那不是最安全、最日常的地方吗?
但看着陈牧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还是立刻应道:“是!”
陈牧没有再多做解释,只是默默地走到舷窗边,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
那三个据点虽然已被隔离,但那些持有极端理念的人还活着。
他们被缴去的,只是发声的工具,而不是内心的信仰。
而刚刚那场不流血的胜利,似乎在他心中,引出了另一个更深、更近的隐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金属窗框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聆听某种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来自内部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