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镜中乾坤(2 / 2)

玻璃厂坐落在远离清河县城喧嚣的后山脚下,几座新起的、带着巨大烟囱的砖窑矗立着,冒着淡淡的青烟。

还未走近,一股混合着高温、熔融玻璃和煤炭燃烧的独特气息便扑面而来。

厂区内划分得井井有条,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熔炼区:

巨大的坩埚炉烈焰熊熊,赤膊的汉子们喊着号子,用长长的铁钎搅拌着炉内橘红粘稠、如同岩浆般的玻璃液。

热浪滚滚,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流淌,反射着炉火的光芒。

平板与镜面区:

旁边是压制平板玻璃和制作琉璃镜的工棚。

烧红的玻璃液被倾倒到平整的铁板上,巨大的金属辊子轰隆隆地碾过,压成厚薄均匀的平板。

冷却后被抬到一边,由另一组工人仔细地切割、打磨、抛光,再覆上水银锡箔,最终变成一面面光可鉴人的琉璃宝镜。

工人们专注地打磨着镜面边缘,动作沉稳而熟练。

吹制区: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落,几个年轻工匠正满头大汗地尝试着吹制技术。

一根长长的铁管探入小坩埚,蘸取一小团熔融的玻璃液,鼓起腮帮子用力吹气。

玻璃液在另一端膨胀、变形,有的勉强成了个歪歪扭扭的瓶子,有的则直接炸裂开来,惹来同伴善意的哄笑和老师傅的指点。

虽然艰难,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透镜工区:

这里安静许多,七名工匠有四男三女,他们各自坐在特制的工作台前。

工作台上有固定好的、缓慢旋转的砂轮和抛光轮,旁边堆放着切割好的、厚薄不一的玻璃圆坯。

他们神情专注,眼神锐利如鹰,手指稳定而灵巧地操控着玻璃坯体,脚下踩着控制踏板,在旋转的磨盘上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和力度,进行着精细的粗磨、精磨、抛光。

旁边整齐地摆放着他们今日的成果——一堆堆分门别类、打磨光滑的凹透镜和凸透镜。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那些晶莹的镜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

原料区:

更远处,是堆积如山的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原料,以及成堆的煤炭。

负责配料的工人推着小车穿梭其间,将精确配比好的原料运往熔炼区。

整个玻璃厂,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高效运转,充满了工业的力量感与生命的活力。

周平安的目光扫过这片繁忙景象,尤其是在那些尝试吹制、被热浪熏得满脸通红的年轻工匠身上停留片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这些技术,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挑战,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甚至血泪。

但他更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执着与希望。

“少爷,这边!”

莫光引着周平安来到透镜工区。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却眼神格外沉稳的少年学徒,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东西过来。

那是用一截打磨光滑的竹筒制成的简易单筒望远镜。

竹筒两端,用特制的树胶牢固地镶嵌着两片玻璃镜片——前端是稍大的凸透镜,也就是物镜,后端是较小的凹透镜,也就是目镜。

竹筒外表还用细麻绳密密缠绕加固,显得古朴而实用。

“少爷,您试试?”

少年学徒有些紧张,又带着期待,将望远镜递给周平安。

周平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接了过来。

入手微沉,竹筒温润。

他学着前世的样子,闭上一只眼,将目镜一端靠近右眼,左手稳稳托住筒身,对准远处厂区边缘了望塔上飘扬的、绣着“周”字的红旗。

视野瞬间被拉近!

了望塔上木板的纹理清晰可见,旗杆上细微的裂纹,甚至旗面上“周”字刺绣的针脚走向,都分毫毕现!

仿佛那塔楼就在眼前十步之内!

他微微移动镜筒,扫过远处山峦的轮廓,山石树木的细节同样纤毫毕现,层次分明!

这清晰度,这视野,比起他前世用过的普通民用望远镜,竟丝毫不逊色!

甚至因为镜片纯净度极高,畸变控制得极好,视野边缘的清晰度还略有胜出!

“好!好一个千里眼!”

周平安忍不住大声喝彩,声音在相对安静的透镜工区回荡,引得所有工匠都抬起头,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了不起!莫光,了不起!各位师傅,你们都了不起!”

他放下望远镜,目光灼灼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工匠,尤其是那个制作望远镜的少年学徒,

“这镜片的光学性能,这筒身的加工精度,完美!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周平安拿起那具竹筒望远镜,如同抚摸着绝世神兵,感慨万千:

“有了此物,我军哨探便如生千里之目!敌寇动向,山川险阻,尽收眼底!这……这是战场上决胜千里的利器啊!”

周平安看向莫光,语气陡然变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军令口吻:

“莫光!听着!”

“第一,立刻全力开动,生产合格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原料、人手,优先保证透镜工区!”

“第二,立刻组建‘千里眼’制作小组!就按这个标准,不,要做得更精良、更耐用!”

“用最好的竹筒或硬木做筒身,镜片固定要绝对牢固,密封要做好,防止水汽灰尘!同时刻上编号!”

“第三,装备序列,按我上次要求,最高优先级!”

周平安的声音冷冽而清晰,带着铁血杀伐之气。

“我军新军,所有排长以上军官,必须人手一具!

所有边防了望塔、烽燧哨位,必须配备!赵癞子所辖‘国安部’核心情报刺探人员,必须配备!

此乃军国重器,制作、发放、登记、保管,必须建立严格档案,责任到人!若有遗失损毁,军法从事!”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透镜工区的工匠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的自豪感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取代。

他们手中的镜片,不再是晶莹的玻璃,而是关乎袍泽性命、清河存亡的利器!

“是!大人!……是!营长!保证完成任务!”

莫光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那少年学徒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攥紧了拳头。

周平安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精心打磨镜片的工匠,最后落回莫光脸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期许。

“至于那能窥探微观世界的‘显微镜’……先记下,不急于一时。等咱们把这千里眼装备齐全了,把眼前的可能有点敌人打退了,打怕了!再集中力量攻克它!”

“那时,咱们清河,不仅能看千里之外,更能察秋毫之末!那才是真正的洞悉万物!”

周平安举起手中的竹筒望远镜,再次望向远方。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他年轻而坚毅的侧脸上,落在那具凝聚了智慧与汗水的“千里眼”上,仿佛为这杀伐的利器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之光。

镜片之中,远山的轮廓清晰而冷峻。

镜片之外,无形的烽烟已在海天之际悄然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