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碧霄剑魂 > 第187章 圣道永存]

第187章 圣道永存](2 / 2)

刘大梗着的脖子松了松:“可不是嘛,昨儿下了雨,半山腰摔了两跤,柴倒没湿多少,可这腿现在还疼。”

阿竹又转向赵老板:“赵老板,我记得您收的柴,多半是给镇上的药铺烧的?听说药铺煎药,最讲究火候,柴太湿了,药味儿都出不来。”

赵老板也缓和了脸色:“正是这话。前儿就因为柴湿,煎坏了一服贵重的药,我赔了不少钱。不是我挑剔,是实在耽误不起。”

“这就好办了。”阿竹笑着说,“刘大哥下次背柴,若是碰上下雨,就挑几根最干的做个记号,赵老板看到记号,就多信几分。赵老板呢,也别一上来就挑毛病,先问问刘大哥路上顺不顺。都是养家糊口,谁也不容易不是?”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刘大挠挠头:“下次我多晒晒,保证不掺湿的。”赵老板也说:“我也改改脾气,下次先给刘大哥倒碗水。”

围观的人都笑起来,有人喊道:“这‘心合之道’,比吵架管用多了!”

阿竹回到圣道馆时,夕阳正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他走到墙上挂着的画前,看着李云歌与苏婉清的身影,忽然明白了他们当年为何要云游天下。所谓“以心御剑,以情合道”,从来不是指两人的剑多厉害,而是指他们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收起戾气,露出善意。

“阿竹兄弟,有人送东西来。”一个弟子跑进来说,手里捧着个布包。

阿竹打开布包,里面是两尊石像,约莫半人高,雕的正是李云歌与苏婉清。石像上的两人并肩而立,面带微笑,最特别的是,他们手中的剑,都化作了缠绕着莲花的青枝,温润而平和。

“是山下石匠铺的李师傅送的。”弟子说,“李师傅说,他爹当年被伪莲教抓去当苦力,是李前辈和苏前辈救的,这石像刻了三个月,就想让后人记得,真正的英雄,不是会杀人,是会救人。”

四、青枝永茂

剑莲圣道馆的门前,很快立起了那两尊石像。没有高台,就放在平地上,方便往来的孩童能摸到石像的衣角。孩子们最喜欢围着石像转圈,指着那枝莲花青枝问:“阿竹哥哥,这是剑变的吗?”

阿竹总是笑着说:“是心变的。当心里没有了仇恨,剑也就变成了能开花的枝子。”

圣道馆的日子,过得平淡却扎实。每日辰时,听心处总有人坐着说话,有婆媳闹矛盾的,有邻里争地界的,阿竹和几个年长的镇民就耐心听着,帮着分析,往往说不到半日,来的人就笑着握手言和了。

互助角的板子上,字迹换了一茬又一茬。“王婆婆家缺人挑水”先生批注“每日傍晚来馆里”。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透着暖意。

这日,阿竹正在教几个孩童辨认草药,忽然听到街上一阵喧哗。出去一看,竟是剑莲宗的白发长老来了,身后跟着几个弟子,抬着一个不小的木箱。

“长老,您怎么来了?”阿竹连忙迎上去。

长老抚着胡须,指着木箱笑道:“听说你这圣道馆办得红火,宗门里特意选了些东西送来。”打开箱子,里面是几十卷《剑莲真意》的抄本,还有一些刻着莲纹的木牌。

“这些木牌,就叫‘连心牌’。”长老拿起一块木牌递给阿竹,“谁要是在外面看到有难处的人,就把木牌给他,凭牌到任何一个剑莲宗的分舵,都能得到帮助。不用打架,不用动武,就凭这木牌上的心意。”

阿竹握着木牌,掌心温温的。他抬头看向望仙镇的方向,炊烟袅袅,人声鼎沸。远处的断云峰上,莲池的荷花应该又开了,而山脚下的圣道馆里,莲心茶的香气正飘向更远的地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李云歌与苏婉清的石像上,青枝上的莲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阿竹知道,这圣道馆或许成不了名震江湖的门派,这些学“心合之道”的百姓,也成不了飞天遁地的大侠。可只要有人还在听心处说心里话,有人还在互助角写求助信,只要这两尊石像前,总有孩童指着青枝问“为什么剑会变成花”,这圣道,就永远活着。

因为它早已不是刻在剑上的招式,不是写在书上的道理,而是望仙镇百姓递来的一碗热豆浆,是刘大哥和赵老板彼此让的那一步,是每个普通人心里,那点不愿被辜负的善意。

这,才是真正的“圣道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