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碧霄剑魂 > 第119章 铸剑谷危]

第119章 铸剑谷危](2 / 2)

“铸剑谷出事了!”李云歌的断剑插入地面,剑上的九道剑痕渗出黑血。他想起谷主曾说“禁军镇魂鼓藏于汴梁禁军大营”,此刻唯有找到那面鼓,才能完成谷主遗愿,阻止血煞本源解封。苏婉清展开羊皮水囊中的残页,页角新添的血字正是镇魂鼓的形制:“铜身铁面,刻北斗七星,鼓槌以龙筋缠绕。”

五、汴梁急讯

四人日夜兼程赶往汴梁,途经酸枣门时,见城门洞悬挂的不再是酒旗,而是禁军的“镇国”令旗。守城士兵甲胄上的明光铠染着暗斑,正是血煞侵蚀的痕迹——这与第115章中血煞消退后的景象截然不同,显是幽冥教残党已对禁军下手。

“林少侠!”禁军统领王审琦在城门口焦急等候,手中的牛皮点名册被血渍浸透。他身后的校场中央,原本摆放镇魂鼓的石座空空如也,唯有鼓座边缘刻着半枚血纹玉佩的印记。“三日前,镇魂鼓被一伙黑衣人劫走,鼓槌上的龙筋……还留了血书!”

王审琦递过一卷染血的丝帛,正是北宋禁军常用的军令卷轴。卷上用剑尖刻着:“欲解无妄封,携剑主至黑海。” 落款处画着柄滴血的天机剑,剑锷处赫然是皂衣男子的竹箫图案。林砚之握紧丝帛,帛角的血渍与他眉心的剑穗光影共鸣,竟显出皂衣男子在无妄海祭鼓的画面。

六、剑主踪迹

汴梁城内,御街旁的茶肆已换上黑色帷幔。林砚之等人掀帘而入,见赵寒正呆坐在角落,手中的天机剑插在桌上,剑身血纹与他腕间的胎记连成一片。他面前摆着碗冷透的杏仁茶,碗沿沾着皂衣男子独有的竹箫香——这是北宋文人常用的熏香,却被邪修用来控心。

“他被下了血煞迷香。”苏挽月取出莲柄短剑,剑尖挑起赵寒鬓角的发丝,发丝竟已变成暗红。李云歌的断剑共鸣,剑莲图腾的金光扫过茶碗,碗底现出一行血字:“三日后,无妄海眼,以血祭剑。” 原来皂衣男子掳走镇魂鼓,是要借剑主血脉与鼓威,彻底解封血煞本源。

林砚之望向窗外,汴梁的暮云已染上血色。他想起谷主临终的遗言,剑莲传人之心血——自己作为剑莲宗弟子,正是天命所归。苏挽月的缚龙索自动修复,绳索末端竟编出个剑莲结,与林砚之眉心的剑穗光影遥相呼应。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决死的光芒。

七、黑海之约

离开茶肆时,天边划过三道血流星,正坠向昆仑极北。林砚之握紧龙吟剑,剑鞘上的龙纹与王审琦递来的镇魂鼓残片共鸣——那是从鼓座下找到的铜片,片上北斗七星图缺了“天权”一星,正是解封的关键位置。苏婉清的羊皮水囊突然鼓起,囊内残页与铜片相吸,竟拼出无妄海眼的详细坐标。

“去无妄海。”林砚之的声音穿透暮色,定情玉佩在怀中发烫,并蒂莲纹与天机剑的血纹在暗中较劲。李云歌将断剑插入腰带,剑上的九道剑痕化作流光,融入苏婉清的莲柄剑,竟使剑身泛起北斗七星的光晕。

当四人踏上前往昆仑的古道时,身后的汴梁城响起沉闷的钟鸣,禁军大营的铜钟已被血煞彻底侵蚀。远处,皂衣男子站在无妄海的礁石上,手中的镇魂鼓与天机剑共振,鼓面的北斗七星图正缓缓转动,等待着剑主与剑莲传人的到来。

铸剑谷的牺牲,禁军鼓的失落,剑主的迷局……一切线索都指向无妄海的最终决战。血煞本源的封印即将解开,而他们能否以剑莲传人之心血,配合镇魂鼓之威,逆转这百年的血煞轮回?昆仑极北的黑海之下,正蛰伏着上古以来最大的危机。